2.1 教室有多长 课件(共15张PPT)+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教室有多长 课件(共15张PPT)+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1课时 教室有多长
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初步学会使用刻度尺。 (重难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教室有多长——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我们该如何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例题分析
怎样量教室的长度?
看一看有几本书长;
看一看有多少个脚印长;
看一看有多少个文具盒长;
……
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
为了方便测量,应尽量选用直的或长条状的物体作测量工具,且要长短合适。
小组合作,量一量教室有多长,和同伴交流。
用书或笔量一量,测量时以一面墙的底边为依靠,将书或笔的一端与墙的一端对齐,量一次,做好标记,接着从记好的标记再往下测量,一直测量到教室的另一端。
小组合作,再次量一量,填一填。
交流各组的测量过程和结果。
测量长度一定时,所用测量工具越短,测量次数就越多;所用测量工具越长,测量次数就越少。
结合测量教室的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想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知识提炼
测量物体的方法有多种,能选择的测量工具也有多种。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
1.估一估,量一量。(选自教材P24练一练第1题)
2.说一说各是几厘米。(选自教材P24练一练第2题)
3厘米
5厘米
4厘米
测量物体的方法有多种,能选择的测量工具也有多种。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配套练习题。2.1~2 教室有多长 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尺子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3.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难点: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0~23页内容、第23页“试一试"和第24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启智课件)尺子2.学具准备:笔、文具盒、数学书、尺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提问:(1)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 我们使用的课桌有多长呢 (2)我们该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学生可能会说:①看看有几支笔长;②看看有多少个文具盒长;③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和有关统一长度单位及厘米的相关知识。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情境图,第21页“小组……填一填”、“交流……结果”和“结合测……的问题”的内容。(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总结测量方法。指名学生回答:测量时以一面墙的底边为依靠,将书或笔的一端与墙的一端对齐,量一次,做好标记,接着记好标记再往下测量,一直测量到教室的另一端。教师强调:为避免测量数据出现较大偏差,用书测量时要把书摆正,用笔测量时要用长短大致一样的笔。(2)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各小组选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写表格。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小组的辅导。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的测量过程及结果,并提问:笑笑和淘气都是用脚量,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因为两人脚的长短不一样。(3)全班集体讨论交流收获以及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2.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上方情境图及“同样的……交流呢”的内容。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课桌的长度不变,但是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是因为测量工具不同,所以得到的数据就不同。因此为方便交流,大家可以选择相同的工具,即测量之前要有统一的标准,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3.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可以用……认一认”及“什么物……说一说”的内容。(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尺子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学生交流汇报:尺子上有数0,1,2,3,4,…刻度线,长度单位(cm)。0在最左边,表示起点。师生共同归纳: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写作cm。(2)请同学们说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食指宽度、纽扣的宽等。4.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这样量……说一说”的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说说结果和理由,指名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第1幅图测量方法不对,第4幅图测量结果不对,第2、4幅图是对的。测量时,要把物体放平,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或用任意刻度为起点,再找到终点的刻度,终点与起点所对刻度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5.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试一试”的内容。(1)让学生用胀度为20厘米的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教师提示:可以用多把尺子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学生合作量一量,并回答:课桌长是20 +20 + 20 =60(厘米)。(2)学生动手完成“想一想,画一画”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1题。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2题。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3题。4.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测量,并发现所用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一测量、观察、比较、探究,进而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习到厘米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