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折一折,做一做 课件(共14张PPT)+教案(表格式)(共2份打包)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折一折,做一做 课件(共14张PPT)+教案(表格式)(共2份打包)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1课时 折一折,做一做
通过折纸、剪纸等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折、剪出轴对称图形。
(重难点)
仔细观察这些图,你能发现什么?
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了一些漂亮的图案。
例题分析
你能剪出来吗?
怎样剪出来的?
需要做哪些准备?
仔细观察这些图,你能发现什么?
(2)想办法得到下面的几个图案。
先将彩纸对折,再在纸上描出要剪的图形一半的边线,最后沿边线把对折的纸剪开。
(3)说一说,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知识提炼
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用剪刀沿所画线条剪开,展开折纸就是轴对称图形。
小试牛刀
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选自教材P73练一练第2题)
同学们试试看,将它剪下来。
无论怎样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都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1.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照样子做一做。(选自教材P73练一练第1题)
同学们试试看吧,你们是最棒的!
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用剪刀沿所画线条剪开,展开折纸就是轴对称图形。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配套练习题。第1课时 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剪纸图案,感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轴对称现象。2.通过折纸、剪纸等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折、剪出轴对称图形。3.在认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提高数学欣赏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难点:能正确折、剪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72页内容和第73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剪刀、纸2.学具准备:剪刀、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4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的四幅图。提问:看看这些图,能发现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订正。学生可能会说:(1)每幅图的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模一样的。(2)这些图案沿着一条线对折,线两边的部分都一定能完全重合。教师对回答合理的学生给予表扬。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制作轴对称图形。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5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5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寻找这四幅图案的特点。提问:仔细观察这四幅图案,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订正,教师归纳。学生可能会说:(1)以衣服领子中间为界,中线左右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2)以“王”字中的竖划为界,中线左右两边完全相同。(3)以五角星的上顶点和下顶点为界,中线左右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4)以小鱼的眼睛和尾巴中间的连线为界,中线上下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教师对回答合理的学生予以表扬。教师指明:像衣服、“王”字、五角星、小鱼等图案,都具有对称性,都是轴对称图案,也可以说是轴对称图形。2.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剪纸过程。(1)提示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特点进行裁剪。引导学生按过程图的步骤剪一剪。教师边讲解剪纸方法边演示。①选一张长方形的纸。②将长方形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上画出要剪图形的一半,再按照图形的边缘剪下来。③将图形展开。(2)引导学生自己剪一剪其他三个图案,并注意以下问题:①剪轴对称图形时,折纸对折-定要对齐;②描线要准确;③要沿着边线剪。(3)让多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自己剪的图形。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 1.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1题。2.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2题。3.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3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折--折、剪一剪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认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提高数学欣赏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