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分物游戏 课件(共21张PPT)+教案(表格式)(共2份打包)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分物游戏 课件(共21张PPT)+教案(表格式)(共2份打包)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1课时 分物游戏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和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
(重难点)
要把4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均分的意义。
例题分析
分桃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分一分,说一说。
左边的猴子分到 1 个桃子,右边的猴子分到 3 个桃子,1<3,左边的猴子分得少,右边的猴子分得多,不公平。
两只猴子分到的一样多,都分到 2个桃子,很公平。
分骨头。每只小狗分到的骨头一样多,每只小狗分到几根骨头?用小棒代替骨头摆一摆,说一说。
还可以怎样分?
分胡萝卜。15根胡萝卜平均分给3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几根?下面的记录方法你能看懂吗?
用小棒代替胡萝卜摆一摆,填一填。
5
3
知识提炼
1.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的数量同样多,
就是平均分。
2.平均分物品时,可以每次给每份分 1 个,直到
分完;也可以每次给每份分2个(或3个、4
个……),再把剩下的每份分1个(或2个、
3个……),直到分完。


3
1.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的数量同样多,
就是平均分。
2.平均分物品时,可以每次给每份分 1 个,直到
分完;也可以每次给每份分 2 个(或 3 个、4
个……),再把剩下的每份分 1 个(或 2 个、
3个……),直到分完。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配套练习题。5.1 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2.注重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平均分的意义。难点:能按一定要求把一定数量的物体平均分。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56~57页内容。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小棒2.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分桃子……说一说"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 能给大家讲一讲图中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吗 学生讲故事:有两只小猴子,它们要分4个桃子。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就开始你一个我一个地分起来, 到最后每只小猴子分到了2个桃子。教师:是啊。它们一个一个地分,最后分到的一样多。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平均分的意义。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分……说一说”的内容。(1)经历分桃子的过程,学生对比发现,把4个桃子分成相同的两份,2只猴子都满意,因为2只猴子分到的一一样多。把物品分成同样多的几份,就是平均分。(2)引导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有15根骨头,3只小狗。要将15根骨头分给3只小狗,并且使每只小狗分得的一样多,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看每份是多少。(3)引导学生借助摆小棒分一分 ,并说说是怎样分的。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重点说说怎样分,分的结果又是什么。(4)教师指明:无论是1根1根地分,2根2根地分、3根3根地分、4根4根地分还是5根5根地分,每只小狗都分到5根骨头。2.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分胡萝……看懂吗”的内容。(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明确记录方法的意思。教师说明并提问:把15根胡萝卜平均分给3只兔子,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看每份是多少,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只兔子分到的数量。你能看懂奇思和妙想是怎么记录自己分的过程的吗 教师提醒:用O代表兔子,用1代表胡萝卜,每只兔子每次分几根胡萝卜,就画几个1。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的。(2)让学生自己分一分并画一画。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名学生展示分法并进行说明,例如:3.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小……填一填"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指名学生回答:每个袋子装3根,需要5个袋子。每个袋子装5根,需要3个袋子。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学生喜欢的卡通故事引人新课,告诉学生做分物游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经历由实物分法的探究抽象出画图表示分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时必须要强调人人都要操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