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 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复习- 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期末复习-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对所学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解题模型:部分+部分=整体。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加的数越大,和越大,反之和越小,以及从整体中去掉的部分越多,剩余越少,反之剩余越多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复习多角度观察问题,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用不同视角观察问题,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梳理汇总法。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
(1)有8只白兔,2只黑兔,一共有几只兔子?
(2)一共有10只兔子,走了4只兔子,还剩几只兔子?
师:请大家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解决?
生:求一共有几只兔子,就是要把8只白兔和2只黑兔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8+2=10(只);求剩下几只兔子,就是从10只里面去掉4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0-4=6(只)。
师:比一比这两道题,都是求兔子的只数,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明确: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2.出示教材回顾与整理“数量关系”中的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再用开火车的形式,请4位同学讲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故事,然后教师评评他们讲的故事是不是符合题意。最后让学生独立填一填。
3.出示教材“练习与应用”第8题。
师:从表格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4.出示教材“练习与应用”第9题。
师:先根据图意完成填空再列式计算。
5.出示教材“探索与实践”第17题。
(1)安排6名学生情境再现第17题第一组图。
(2)提问引导:第一个小朋友说“我后面有15人”,数一数,发现这个小朋友后面只有5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几个人被挡住了)
(3)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样算呢?(学生独立在教材中填写后汇报交流。15+1=16)
(4)组织观察第17题第二组图。
思考“我前面有几人”应该怎样算。一共有15人,所以用15-1=14。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与应用”第10题。
出示题目,请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发现题目中有一个多余的条件“4个面包”,在列式时不需用上,告诉学生,解决问题时,不需要的条件可以不用,不要受到多余条件的影响。列式为6-3=3(块)。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生:复习了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1.教材相应课时“练习与应用”第11题。
同学之间互相讲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故事,再比赛写算式,看看谁写得多。
2.相应课时的练习。
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合起来用加法。8+2=10(只)
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10-4=6(只)
  本节课的设计亮点是学生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强不同方法的交流和讨论,在解答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促进知识经验内化,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