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减法的认识和计算》教学设计【内容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减法》,前一节为《加法》,后面为《减法的计算》《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和减法是四则运算中最基本的运算,减法也是继加法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二种运算,是学生理解加法含义后一个新的认知挑战,也是学生理解0含义的前置知识,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教材在《加法》和《减法》的编排上选用了一致的情境素材和内容顺序,因此学生学习《减法》可以类比《加法》,同时帮助学生感受加法运算与减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同样没有给出减法的定义,而是借助情境图一引导学生感悟“飞走了”“去掉了”“拿走了”多少,求剩余量的时候需要用减法计算,也利用点子图将问题由具体过渡为抽象,引导学生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而建立减法模型。【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分与合》《加法》等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同时部分学生在入学以前已经接触过数的认识及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学生对减法运算的学习大多停留在技能训练层面,过早地抽象化导致其没能真正理解减法的含义和算理,也缺少将减法模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感性体验。【教学目标】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正确读写减法算式,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减法算式的含义。2.经历观察图片、动手画图、叙述题意等数学活动,将对减法的认识从情境过渡到算式中,发展数学抽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数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并且能用减法解决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若干圆片等磁贴。【教学过程】认识减法,初步感受“去掉”复习加法(3min)(1)看图写算式。师:今天徐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游乐园看一看!你们想去吗?(停顿)在游乐园门口,售票员叔叔给我们出了个问题,只有回答正确的小朋友才能进入游乐园。师:(呈现情境图)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列出算式吗?(停顿)预设:3+1=4。师:(请一位学生回答)你们同意他的答案吗?(2)回顾加法含义师:为什么列加法算式?预设:(可能说出算式和图片的含义)左边有3只小猫,右边有1只小猫合在一起有4只小猫。(或者说原来有3只猫,又来了1只猫,合在一起一共有4只猫)。总结:没错,像这样把两个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2.创设情境,引出减法(2min)师:恭喜大家顺利进入游乐园。迎面走来了小丑叔叔。(呈现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的过程)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请你把事情完整地说出来。预设:小丑叔叔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还剩下3个气球。师:根据这个过程,你们可以列出什么算式?预设:4-1=3.(板书算式:4-1=3)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预设:减法。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减法的知识,说一说减法算式的含义。(板书课题:减法)数形结合,理解减法含义1.认识减号,认读算式(2min)师:(手指指着减号)这个符号就是减号。(板书:减号)这个算式就读作4减1等于3。(板书:读作4减1等于3)。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算式。2.感受“去掉”(3min)师:为什么列的是减法算式而不是加法算式呢?指名3名学生回答。预设:图片里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不能用加法计算。总结:在数学里,像这样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时,就可以用减法来计算。3.联系情境图,说出减法算式的意思(5min)师:根据图片,算式里的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问题。预设:4表示原来有4个气球;1表示飞走了1个气球;3表示还剩下3个气球。(板书: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还剩下3个气球)师:谁能根据图片完整地说一说算式的意思?预设: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还剩下3个气球。师:真棒,回答得很完整,声音也很响亮,谁还能像他一样完整的说一说。先指名4个学生说一说,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4.画图操作,加深理解(4min)师:刚才我们根据图片说了减法算式的意思,我们也可以借助点子图,用圆片来表示算式。数字4表示我们需要几个圆片?(停顿等答案,板书画好4个圆片)师:从4个圆片里去掉1个圆片,你会怎么表示?(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预设:圈起来、用斜划去、用线隔开、画去掉的箭头。请3、4位学生回答。师:在数学中,我们约定用虚线把去掉的圆片圈出来,或者用斜线把圆片划掉来表示去掉。(板书展示两种情况)师:现在你可以用圆片来讲一讲算式的意思吗?预设:从4个圆片里去掉1个圆片,还剩下3个圆片。指名2位学生回答。总结:利用点子图我们能够表示算式的含义,下面我们再看看根据不同的图,4-1=3又可以有什么意思。深化认识,建立减法模型1.表述算式含义,感受减法模型深化认识4-1=3,初步感受减法模型(5min)师:根据图片说一说算式现在是什么意思?(出示情境图)(停顿等待学生思考)预设:原来有4个铲子,去掉1个铲子,还剩下3个铲子。请3位学生说一说后,全班一起说。师:(幻灯片呈现对比图)为什么气球、圆片、铲子明明是不同物品,但都可以用4-1=3这一个算式来表示呢?预设:(可能表述并不完全准确)数量是相同的;都是减去总结:虽然是不同物品,但他们都是从4个里去掉1个,求还剩下几个,所以都可以列出4-1=3这个算式。(2)自主表述算式含义(4min)师:(呈现新情境图)这两个算式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先来读一读算式。全班齐读算式。师:请你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含义。要求一个人在说的时候,另一个人认真听,看看他有没有说错,一个人说完了另一个人再说。一会儿请表现好的同学来回答。先同桌互说,后每幅图各指名2位学生回答。预设:原来有4块饼干,老鼠拿走了2块饼干,还剩下2块饼干;原来有5根丝瓜,摘走了2根丝瓜,还剩下3根丝瓜。2.画图实践,进一步感受模型(1)动手实践(3min)师:刚才我们都是看着图来说算式的含义,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算式5-2=3的含义?请你动手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巡视指导学生,选择3幅正确的,选择1、2有代表性错误的)汇报交流(5min)师:(先展示正确的)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画的意思。师:(展示有错误的)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画的意思。这位同学画的有没有问题,谁能来当当小老师?学生进行点评,指出问题,教师进行修正。师:同学们画了很多物品来表示算式,为什么这些物品不同,但都可以用算式5-2=3来表示呢?预设:都表示从5个里去掉2个。总结:从整体5里去掉2个,求还剩下几个,我们就可以用算式5-2=3来计算。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应用(完成并讲解学习单内容)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许多减法的知识,现在请大家拿出学习单。1.说一说,算一算先齐读问题,后请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完成后,拿一份学生样例进行校对,统计做对的同学。预设:4-1=3;4-3=1师:这两幅图中用什么方式表示去掉?预设:斜线划去。2.填一填,说一说先齐读问题。师:这两幅图中用什么方式表示去掉?预设:用虚线圈起来。请学生自主完成列式,学生完成后,拿一份学生样例进行校对,统计做对的同学。图1预设:3-2=1图2预设:5-2=3请正确的学生解释算式含义。预设:原来有5根棒棒糖,去掉2根棒棒糖,还剩下3根棒棒糖。师:刚刚我看到有同学写了这一个答案3-2=1,我请他来说说这个算式是怎么列的?预设:从3个棒棒糖里去掉2根棒棒糖,还剩下1根。师:请你上来指一指这幅图片里的总数。预设:学生用手势把所有棒棒糖圈起来,或者数出所有棒棒糖。总结:在这一幅图中原来总共有5根棒棒糖,去掉2根棒棒糖,还剩下3根棒棒糖,所以我们列的算式是5-2=3.课堂小结,回顾梳理。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总结补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