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材第67~68页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带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判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1的关系。3.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正确读写、判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理解带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教师准备:若干张相同的圆形纸片。学生准备:5张相同的圆形纸片,课本,练习本。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师:在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八戒化缘得到5张大小一样的饼。他心想:5张饼要分给4个人,还要分得公平,要不然那个大师兄可跟我没完!这可怎么分呢?他苦思冥想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这下可真难住了八戒。同学们,我们快来帮帮八戒解决这个难题,好吗?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其中的问题?(5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分得多少张饼?)[板书课题:分饼]1.分一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事先准备好的5张圆形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并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指导。全班交流方法,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自己分的方法。方法一:先分4张饼,每人1张;再分剩下的1张,每人分得张饼,所以每人一共分到1张和张。师追问:(1)可以确定师徒四人每人至少分到几张?(饼数比人数多,每人1张多一点。)(2)这种分法把谁看作整体?(1张饼就是整体。)(3)每人平均分到1张和张,合起来用分数如何表示?(合起来写作1,像这样的分数我们叫作带分数,读作:一又四分之一。)(4)你还能举出几个带分数吗?带分数有什么特点?(1,既有整数部分,又有分数部分。)方法二:把每一张饼都平均分成4份,每人从每一张饼中得到,一共得到5个。师提出淘气遇到的问题:一张一张地分,从图上看每人怎么分到了?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一张一张地分,是把1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每人一共得到5个张饼;如果5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每人得到5张饼的,而不是张饼。师追问:(1)5个相加是多少?得到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比分母大。)(2)与前面所学的分数有什么不同?(以前所学的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2.认一认。师:根据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可以把分数分成两类,大家尝试着说一说,分分类。学生尝试分类,提示学生不要把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情况漏掉。明确概念:像,,,,…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像,,,,…这样的分数是假分数。师:你能分别举出这两种分数吗?同桌互相说一说。3.填一填。出示教材67页下方练习。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将它们填在方框中。学生独立思考,填一填,展示自己的成果。师:根据线上的分数分布规律,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回答: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4.知识归纳。让学生总结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各有什么特点。真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1。假分数特点: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分数部分,带分数都大于1。讨论:根据以上发现,你认为带分数和假分数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结论:带分数和假分数有关系,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分。本节课学习了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理解了带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如何正确读写、判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1.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4,5题。2.选用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像,,,,…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像,,,,…这样的分数是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本节课结合教材创设“分饼”的情境,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这几种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和判别,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1的关系: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