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摸球游戏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摸球游戏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材第104~105页
1.在具体的情境及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在具体的情境及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准备:装有一定数量红球、黄球的几个盒子。
学生准备:课本,记录本。
教学方法:引导法,实验法。
学习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出示准备好的不透明的盒子,提问:在这个盒子里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若干个,除颜色外都是一样的,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大?
学生讨论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法判断,因为不知道盒子里哪种颜色的小球比较多。
师:在不打开盒子看的情况下,有没有办法知道哪种球比较多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吧。[板书课题:摸球游戏]
1.确定方案。
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找出方法。
小组内讨论,鼓励每位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形成小组的意见。
组织全班交流,听取学生的不同想法,梳理学生的不同思路,启发学生通过摸球活动来判断。
引导学生讨论几个活动要点:(1)摸球的次数少了不能正确估计出盒子里哪种球多,所以确定每小组先摸20次;(2)摸球后记下颜色,要再放回到盒子里后使劲摇一摇,使盒子里的红球和黄球充分混合均匀;(3)不能偷看盒子里的球。
2.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活动,在表格中记录每次摸到的球的颜色。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一定要在放回后使劲摇一摇,使小球混合均匀。
3.汇报结果。
各小组汇报摸球结果的数据,摸到红球有几次,摸到黄球有几次,根据摸到的次数判断哪种颜色的球多。
如果各组的猜测不一致,那么就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一样?”;如果各组的猜测一致,就阅读教材中呈现的两个小组的猜测,再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推测产生不一致的原因:(1)摸球的次数较少,不能正确反映盒子里小球多少的情况;(2)摸到放回后,没有充分混合均匀。
师: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意见分歧呢?
学生思考,纷纷发表意见:(1)可以打开盒子看一看,实际验证;(2)把各组的实验数据加到一起,汇总全班的数据。
师:我们把数据结果汇总,看一看会是什么情况。
累加数据,得出结论。
师:我在盒子里放入了10个球,你能说一说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吗?
根据摸球游戏里两种颜色的小球出现的情况,学生推断红球和黄球各有几个。
师:我们打开盒子,看看我们的结论是否和实际一样。
打开盒子验证。
4.知识归纳。
师:通过摸球游戏,你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活动体验。
师归纳:(1)摸球活动中,可能摸到不同颜色的小球,仅依据几次摸球的结果就作出判断是不科学、不准确的,只有进行大量的重复实验,进行多次摸球,再根据结果进行判断,这时的猜测结果才会和客观实际更接近。(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反映出物体数量的多少,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小,对应的物体数量越少。
本节课学习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数据的随机性,知道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判断。
1.教材第105页“练一练”第2,3题。
2.选用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
摸球游戏
——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摸到的次数  红球黄球的多少
要点:1.足够多的实验次数
2.放回后摇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猜想、观察、分析、实践、验证等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是有大有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数据的随机性,知道了如何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枯燥的知识就会变得有趣,抽象的知识就会变得形象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