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底和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限高”情境及实际操作活动体会“高”的意义,并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与三角形的底和高。2.会用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高。3.能在方格纸中画出给定底和高长度的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图形的底和高。教学难点:学会画出图形的底和高,并明白底和高的对应关系。经验唤醒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高。你们在生活中听说过高吗?学生出现身高,房子高,山高等等。(引导学生发现都是顶到底的距离)(ppt出现天王塔、桥洞)师:什么是天王塔的高?什么是桥洞的高?预设:塔顶到地面的距离,桥洞上面的边到下面的边的距离。(ppt红线标出顶点、线、距离)学生发现是四年级学过的画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二、活动探究(一)高的初印象1.高的概念(1)认识三角形和梯形的高①底和高的概念把点和线连成图形。(ppt连成三角形和梯形,半隐去背景图)问:现在你能找到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吗?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梯形的高?预设:顶点到边的距离,边到边的距离。回答中规范学生语言。三角形:顶点到对边的距离,和高垂直的这条叫底。梯形:一组平行的边到边的距离。较短的叫上底,较长的叫下底。(板贴顶点、对边、高、底;上底、下底、腰、底、高)②高有多少条问:三角形和梯形分别有多少条高呢?同桌交流。汇报:三角形有三条高。每个顶点对应一条底,每条底对应一条高。(在ppt上用不同颜色标出三条底,三条高,对应的一组底和高用相同的颜色)梯形有无数条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无数条。两条腰之间不能画高。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①平行四边形高的概念把梯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师:把梯形的一条边变长,还可以变成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的底和高。强调高是一组平行的边之间的距离②对比高的组数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问: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有无数条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梯形只有一组平行的边,所以有一组对应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平行的边,所以有两组对应的底和高。(ppt画出来)三角形有三组对应的底和高。(板贴:对应)初试画高师:认识了底和高,你能画出图形底对应的高吗?学生独立画。(找一张画对的展示)(教师巡视的过程中问学生你是怎么画的?)问:你们在画的时候有什么秘诀吗?学生汇报:①转作业纸。师:你是怎么转的,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师: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②转三角尺。如果转不了作业纸,还可以怎么办?带上三角尺摆给我们看一看。(如果学生有画出不是底对应的高,展示问一问为什么不对,强调对应)小结:看来,只要找到这条底,找到底对应的顶点,或者对应平行的边,我们就可以很快画出它对应的高了。(二)高的深理解刚才老师是给你图形请你来画高,如果给你一组底和高的信息,你能不能画出这个图形呢?1.方格纸画图出示题目:给你一组对应的底和高,底是6cm,高是3cm,你能画出这样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吗?(在图形上标出底和高)(1)想象图形底6cm,高3cm,先在脑袋里想象,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2)画出图形请你在放个纸上画出来,并标出底和高。教师转寻找普通梯形上底6cm或下底6cm,或直角梯形;不同的平行四边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①对比梯形。师: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有的人把6cm作为上底,有的人把6cm作为下底。梯形的形状大小不一样。②对比平行四边形。师: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些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一样,但是形状不一样。老师把这些平行四边形放到一起,让它们的底重合起来(动画效果),现在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都画在了两条平行线之间。师:它们都是同底等高的,你还能再画下去吗?师:这些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样,底和高都一样,你觉得它们还有什么是一样的呢?③对比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画对了吗?直角三角形:你在这里画了一条高,你来具体说一说。钝角三角形:这条高你是怎么画的?(如果学生出不来直接在后面的课件中出现)真厉害,你们还能画出这么多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同时播放课件,把三角形放到一起)还能画出更多的钝角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小结:三角形的高可能在它的里面,或者在它的边上,还可能在它的外面。(3)变三角形联系后知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底和高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有关。那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以三角形为例,仔细观察。几何画板展示:顶点上下移动。①底不变,高变。②高不变,底变。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底越长,面积越大;底越短,面积越小。高越长,面积越大,高越短,面积越小。师:看来,底和高的确与面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到底有怎么样的联系呢,我们在后续的学习中会深入研究。三、课堂小结1.视频小结。2.说说你的收获------跟着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结构化呈现)。板书设计:认识底和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