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10的再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包装的实例,使学生直观感知以“十”计数的生活需求。初步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一”和“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从而初步发展学生的位值思想。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1.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初步了解十进制。2.体会数位含义,初步发展位值思想。【方法指导】1.教学方法:演示法和启发法。2.学习方法:学具操作法和合作探究法。一、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常常使用的数字‘10’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十进制系统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1)教师指导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教师:捆成一捆,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通过数棒,直观展示出10个一就构成了1个十。让学生理解,当个位数到达10时,会形成一个新的单位——“十”。(2)结合生活实例,讲解“10”的实际应用,如人民币中的元角分换算、物品按每10个一组打包等。2.展示数位的概念(1)使用实物教具(如计数器),让学生亲手操作,直观感受“10”的构成。当个位上的珠子或计数棒达到10个时,可以合成为1个十,同时十位上增加1。(2)教师:10中的“1”和“0”分别表示什么?在数位板上分别写出“10”,引导学生理解“10”在数位上的表示,即“1”在十位代表了1个十,个位没有数字是因为一个也没有。……讨论总结:“10”虽然可以由不同的两个数字组成,但在总数上始终保持不变,这是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规律。3.10的特殊性教师:10和0~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学生:10和0~9这些数在表示数值大小和位数上有所不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0到9是十进制数系中的所有个位数,每个数都只占用一个数位,其值范围是从0到9。而10是一个两位数,它不仅超出了个位数的范围,而且在其数值意义上代表了一个数量级的提升,即从一位数过渡到了两位数。在十进制中,10等于1个十,而0~9的任何一个数都只是这个十的一部分。总结来说,0~9是单个的个位数,而10则是包含了10个单位的整体,并且在数值表示上多了一个数位。【例】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1) (2)1个十( )个一 ( )个十( )个一【解题点拨】根据图示,正确地圈出10个,再数一数、填一填即可。【规范解答】(1) (2)1个十(4)个一 (1)个十(7)个一见教材课后练习和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本节课学习了10的再认识,了解了10的构成方式,强调了十进制数位概念,明确了10是十进制计算的基础。 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让学生逐渐体会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