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5 简单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11~20中各数的组成,掌握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利用数的组成帮助学生掌握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利用相关的加、减法算式,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根据11~20中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方法指导】1.教学方法:范例教学法。2.学习方法:发现法和自主探究法。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教材第81页例题4图。师:图中有摆放好的小棒,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二、探究新知教学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1)教学教材第81页例题4。①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②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教师提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③教师提问: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出另一道加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10=13。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回答: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④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教师板书:13-3= 13-10=教师提问:怎样算?引导学生回答: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⑤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11~20中各数的组成进行计算,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10得几。(2)教学教材第81页例题5。①出示:11+2。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得多少,应该怎样想。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老师把算式填写完整。②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③出示:13-2。请同学们想一想,13-2得多少?该怎样算?(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中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所以13-2=11)④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例】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解题点拨】两道加法算式就是把左边的1捆小棒和右边的2根小棒合起来,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两道减法算式就是用总的12根小棒,减去右边的2根,就得左边的1捆;减去左边的1捆,就得右边的2根。【规范解答】10+2=12 12-2=10 2+10=12 12-10=2见教材课后练习和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中通过举例,利用相关的加、减算式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然后教导学生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