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2.2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2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内容属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6的表内乘法”,属“数与代数”领域。教材依托具体生活情境(如圆的排列、蛋糕摆放等),呈现相同数连加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从加法过渡到乘法。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是学生认知运算的重要进阶,为后续学习乘法口诀、解决乘除法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与建模思想。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对“几个几”有初步生活感知(如分组物品),但从加法到乘法的概念理解需引导。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乘法意义的构建,需借助具体操作、实例支撑。学习中可能出现对乘法与加法联系理解不深、乘法算式意义表述不清等问题,需通过丰富活动突破。三、核心素养目标: 情景与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可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掌握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情境列出不同的加法和乘法算式。 思维与表达: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解题思路。 交流与反思: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方法,反思不同算式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思政元素:借乘法应用感受生活联系,养有序思考习惯,传“高效解决问题”的实践智慧。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几个几”的含义,建立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一:情境与问题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超好玩的水果乐园!乐园里呀,香蕉精灵和桃子精灵正等着和咱们一起做数学游戏呢,快睁大小眼睛,出发咯! 看图填一填。 学生看图填空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观察与数学思考。教学环节二:探究与发现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共多少个圆 列式解答。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圆? 师:观察上述式子,你能发现什么?、 归纳总结: 1.根据图列算式时,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列出不同的算式,但结果相同。 2.在乘法算式中,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计算结果不变。 学生看他列式解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生1:竖着看,每列有4个,有这样的6列。 可以这样列式:6个4相加。 加法算式:4+4+4+4+4+4=24 乘法算式:4×6=24 生2:也可以横着看每行有6个,有这样的4行。 可以这样列式:4个6相加 加法算式:6+6+6+6=24 乘法算式:6×4=24 学生观察算式,说自己的发现: 生1:观察的角度不同,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但是计算结果相同。 生2:两个乘法算式中,乘数4和乘数6的前后位置不一样,但结果都是24。 通过观察与列式,理解乘法意义,培养多角度思维。教学环节三:巩固与应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课堂练习 1.一共有多少块蛋糕 ()个()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个()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先按要求画○,再写算式。 (1)每组画2个,画3组。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每组画4个,画5组。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二)学以致用 3.谁说得对 说一说理由。 4.填一填。 5.填空并在横线上写出加法算式。 (三)拓展提升 6.一共有多少个△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7.你能用加法算一算吗 8×5=9×4=15×3=2×18= 8.不改变算式的结果,换一种写法。看谁想到的算式多。 5+5+5+5=20 学生完成练习第1题。 学生完成练习第2题。按要求画○,再写算式。 学生完成练习第3题。说一说理由。 学生完成练习第4题。 学生完成练习第5题。 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练习第6题。 学生用加法算一算。 学生完成练习第8题。 巩固理解乘法意义,提升列式与转换能力。教学环节四:总结与评价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的加数×加数的个数。 生2: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总结提升,深化乘法理解。七、作业设计: 1.已知☆+☆+☆=12,求☆=(),并说明理由。 2.若▲×5=20,想一想▲代表的数是几,写出思考过程。八、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二)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围绕“水果乐园”的情境展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实现了从生活情境到数学模型的过渡。 不足之处:在将相同加数的加法改写成乘法时,仍有部分学生出现书写顺序错误,说明对乘法各部分含义还需加强巩固。 改进措施:今后教学中,应多设计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相结合的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