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2.4 2、3、4的乘法口诀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2.4 2、3、4的乘法口诀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2.4 2、3、4的乘法口诀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4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2、3、4的乘法口诀》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6的表内乘法”单元的内容。乘法口诀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工具,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简单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5的乘法口诀的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更高数乘法口诀及乘除法运算的铺垫,在整个乘法口诀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数感。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已初步认识乘法,有简单加法计算的基础,但对乘法口诀的编制原理和规律理解需要引导。部分学生可能会机械记忆口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需结合生活实例、直观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口诀意义,掌握编制方法。
三、核心素养目标: 情境与问题: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乘法口诀的实际意义。 知识与技能:掌握1~4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进行乘法计算。 思维与表达:通过观察、归纳编制口诀,发展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 交流与反思:在合作学习中交流口诀编制过程,反思并优化记忆方法。
思政元素:记口诀中练专注耐心,用口诀解决生活问题,悟“归纳总结”思维,传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与探索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2、3、4的乘法口诀的含义,熟练编制并运用口诀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以及理解口诀编制的逻辑规律。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情境与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1.说口诀算得数。 2.填空。 3.导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学生说口诀算得数。 学生填空。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教学环节二:探究与发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1.4的乘法口诀。 (1)根据汤圆的数量编制乘法口诀。 汤圆装在盒子里,每行装()个,装了()行。 师:同学们仔细看图,完成填空。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出示答案:4;4。 师:这个盒子一共装了多少个汤圆 你用什么好方法计算呢? 4个4个地数。 师:大声告诉我,这里要填什么数。 师:很好,如果我们用点子图表示汤圆个数,该如何编制4的乘法口诀呢?分小组讨论。 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出示答案。 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能编出对应的乘法口诀吗 自己先试一试。 (2)4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出示例子:4×3=? 师:计算一个乘数是4的乘法算式时,想4的乘法口诀可以快速而准确求出积。例如:4×3=?,我们可以想三四十二,所以4×3=12。 师:同学们说一说4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 师: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几?除哪一句口诀外,其他两句口诀每句都对应两道乘法算式? 教师出示答案:4;四四十六。 2.2、3的乘法口诀 你能根据点子图编制3和2的乘法口诀吗? (1)3的乘法口诀 1.用加法算出每幅点子图中点子的个数 2.编制3的乘法口诀 师:你有什么发现 (2)2的乘法口诀 1.用加法算出每幅点子图中点子的个数 2.编制2的乘法口诀 师: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师:总结一下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 师:学过的乘法口诀排列起来是否完整,还应补充几的口诀 学生自由回答。师引导:1×1=? 生:1×1表示1个1,所以1×1=1。 师:这个口诀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一一得一。 学生根据汤圆的数量编制乘法口诀。 学生看图,完成填空。 学生思考:用什么好方法计算。 预设:4个4个地数。 学生齐声回答:8;12;16。 小组讨论:如何编制4的乘法口诀。 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尝试根据这些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乘法口诀。 学生齐声回答: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用加法算出每幅点子图中点子的个数。 学生编制3的乘法口诀。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生1: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3 生2:除“三三得九”外,其他每句口诀都对应两个乘法算式。 学生用加法算出每幅点子图中点子的个数。 学生编制2的乘法口诀。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生1: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相差2 生2:“一二得二”对应两个乘法算式,“二二得四”只对应一个乘法算式。 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和探究乘法口诀,利于学生编制2、3、4的乘法口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由加到乘的概括过程,从而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含义。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教学环节三:巩固与应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课堂练习 1.计算并写出口诀。 3×4=4×2= 2. 3. 师:第(5)组苹果会是多少个 你是怎样想的 生1:每行加一个,再加一行。 生2:每行个数和行数依次多一。 师:观察这些算式和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二)学以致用 4.边画边说口诀。 5.根据下面的口诀各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三得六四五二十一二得二 (三)拓展提升 李叔叔将一根木料锯成了3段,锯一次需要3分钟。锯完这根木料,他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完成练习第1题,计算并写出口诀。 学生完成练习第2题。 学生完成练习第3题。 学生思考第(5)组苹果会是多少个,谈一谈自己诗怎样想的。 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和口诀,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生1:两个乘数都相同。 生2:每句口诀只对应一个乘法算式。 学生完成练习第4题。边画边说口诀。 学生完成练习第5题,根据下面的口诀各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学生思考完成。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教学环节四:总结与评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 2.几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学生自由回答。 说一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2、3、4的乘法口诀,家长签字检查。 2.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家里有3双筷子,一共有几根?(2×3=6,口诀二三得六);写出3个能用“三四十二”解决的实际问题,明天和同学交流。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2、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一数的经验自己编写并记忆乘法口诀,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放手还不够,学生表达的机会还不充分。 改进措施:将重点放在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上,并将乘法的点子图、算式、口诀相对应起来。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