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6.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
【教学目标】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这类百分数问题。
2.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方法指导】
1.教学方法:引导质疑、分析比较。
2.学习方法: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一、导入新课
1.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多少”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
2.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多少”的应用题,关键是什么?(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哪个量是标准量,哪个量就作除数)
3.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5是4的百分之多少?4是5的百分之多少?
(2)甲数是60,乙数是3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多少?
(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多少?
4.揭示课题。出示复习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多少?
提问:通过读题,在这道题中,哪个量是标准量?你是从哪句话找出来的?应怎样列式?
师:如果将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应该怎样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的百分数问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谁能说说“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了百分之多少”的含义?
预设:
①增加百分之多少就是超了百分之多少。
②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多少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部分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多少。
(2)教师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学生理解图意。
(3)学生试算。
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4)交流解答方法。
①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
预设A:先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的数量:14-12=2(公顷),再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部分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多少:2÷12≈16.7%,即(14-12)÷12≈0.167=16.7%。(板书算法)
预设B:还可以先算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多少:14÷12≈116.7%,再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多少:116.7%-100%=16.7%,即14÷12-100%≈116.7%-100%=16.7%。(板书算法)
③引导学生总结算法,教师评价并板书。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多少:先求出多的数量,再除以单位“1”的量。
也可以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多少,再减去100%。
见教材课后练习和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
方法一:先求出多的数量,再除以单位“1”的量。
(14-12)÷12=2÷12≈0.167=16.7%
方法二: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多少,再减去100%。
14÷12≈1.167=116.7%
116.7%-100%=16.7%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题意—画线段图—试算—交流解答等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多少”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