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网页的数据编码 教学设计 八上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网页的数据编码 教学设计 八上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信息技术浙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 网页的数据编码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网页编码的基本概念,知道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是通过HTML标签编码组织在网页中的2、理解网页的数据请求与响应过程,知道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响应机制3、初步了解网页表单交互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能简单修改表单代码
重点 1、网页的数据编码方式;网页的数据请求与响应过程
难点 1、网页表单数据交互的过程理解与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则AI宣传视频*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如果要以网页的形式调查同学们对AI的了解情况,这个网页需要哪些元素?"1* 学生可能会回答:文字、图片、视频、输入框、按钮等。教师指出输入框和按钮属于表单的一部分,进而引出本课主题——网页的数据编码 倾听老师引入相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从问题中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1) 网页的编码 核心概念阐述提问引导:“大家看到的这个丰富多彩的网页,在计算机眼里到底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代码、文本)揭示本质:教师指出,网页本质上是一个文本文件,里面写满了特定的“符号”和“规则”,这就是编码。浏览器就像是一个翻译官,能读懂这些编码并把它们变成我们看到的漂亮页面。引入HTML:这些规则就是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它用一对对标签(如

)来给文本、图片等内容做“标记”,告诉浏览器“这里是一段文字”、“那里是一张图片”。常见标签演示:打开一个简单的HTML文件(如 index.html)的源代码,并同时在浏览器中打开该网页,进行对比展示。文本:

这是标题

这是一个段落。

图片:AI图片 (强调 src 属性指定图片路径,alt 属性提供替代文本)视频: (强调 controls 属性用于显示播放控件)表单: (这是一个文本框)【学生活动一:连连看】 任务:发放任务单或通过教学软件展示连线题。请将左侧的“网页元素”与右侧对应的“HTML标签”连接起来。网页元素:①大标题 ②段落 ③图片 ④输入框 ⑤视频HTML标签:a.

b. c.

d. e.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