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3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讲义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思路:(1)测量法:用量角器测量.(2)拼合法: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个内角拼在一个顶点处,合并成一个平角.(3)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原理: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或者一对同旁内角.知识点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表示: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Rt”表示,直角三角形ABC可以写成Rt△ABC.知识点3:三角形的外角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ACD 是 △ABC 的一个外角.2.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1.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所以任何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钝角或直角.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思路:(1)见直角三角形,可得两锐角互余.(2)见两角互余,可得直角三角形.(3)性质和判定的推理依据都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教材延伸(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另一个推论: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2)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在三角形的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三个不同顶点处的外角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它的度数为360°,即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题型01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025春 市南区期末)在△ABC中,∠A:∠B:∠C=3:4:5,则△ABC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答案】A【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的比即可求出.【解答】解:∵∠A:∠B:∠C=3:4:5,∴设∠A=3x,则∠B=4x,∠C=5x,∴3x+4x+5x=180°,解得:x=15°,则∠A=45°,∠B=60°,∠C=75°,∴△ABC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变式练1】 (2024秋 凤台县期末)若△ABC的三个内角的比为2:5:3,则△ABC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变式练2】 (2025春 茂名期末)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3:4:2,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变式练3】 (2024秋 柳州期末)已知△ABC中∠A:∠B:∠C=1:2:3,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题型02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2025春 寿县期末)如图,CD是∠ACB的平分线,DE∥BC,∠B=70°,∠ACB=50°,则∠BDC的度数为( )A.75° B.80° C.85° D.90°【答案】C【分析】先求出∠BCD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CD是∠ACB的平分线,∠ACB=50°,∴∠BCD∠ACB=25°.在△BDC中,∠BDC=180°﹣∠B﹣∠BCD=180°﹣70°﹣25°=85°.故选:C.【变式练1】 (2025春 泉港区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0°和60°,则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A.50° B.60° C.70° D.80°【变式练2】 (2025春 三元区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0°和70°,则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A.40° B.50° C.60° D.70°【变式练3】 (2024秋 黄埔区期末)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的方式叠放,则∠AEC的度数为( )A.105° B.120° C.75° D.45°题型0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025春 北海期末)在Rt△ABC中,∠C=90°,∠B=40°,则∠A的度数是( )A.50° B.30° C.60° D.40°【答案】A【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90°,再代入∠B的度数可得∠A的度数.【解答】解:∵∠C=90°,∴∠A+∠B=90°,∵∠B=40°,∴∠A=50°,故选:A.【变式练1】 (2025春 湘潭期末)在Rt△ABC中,∠C=90°,若∠A=37°,则∠B的度数为( )A.53° B.63° C.73° D.83°【变式练2】 (2025春 玉门市期末)在△ABC中,若∠C=90°,∠B=35°,则∠A的度数为 .【变式练3】 (2025春 娄底期中)在Rt△ABC中,∠C=90°,∠A﹣∠B=10°,则∠A= .题型0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高的综合应用(2025春 历城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BC=2∠C,点E,F分别在边BC,AC上,∠AEF=2∠AFE,∠ABC的角平分线与∠AEF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FEC=26°,则∠P的度数为( )A.39° B.52° C.65° D.78°【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得出∠PBC=∠C,设∠C=x,则∠PBC=x,表示出∠AF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EP的度数,再根据∠PEC=∠P+∠PBC,即可求出∠P的度数.【解答】解:∵BP平分∠ABC,∴∠ABC=2∠PBC,∵∠ABC=2∠C,∴∠PBC=∠C,设∠C=x,则∠PBC=x,∵∠FEC=26°,∴∠AFE=x+26°,∵∠AEF=2∠AFE,∴∠AEF=2x+52°,∵EP平分∠AEF,∴∠FEP=x+26°,∵∠PEC=∠P+∠PBC,∴x+26°+26°=∠P+x,∴∠P=52°,故选:B.【变式练1】 (2025春 鲤城区校级期中)如图,若AE是△ABC边上的高,∠E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D,∠ACB=40°,则∠DAE等于( )A.50° B.40° C.35° D.25°【变式练2】 (2025春 成都期中)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线和角平分线,若∠B=38°,∠C=70°,则∠DAE= .【变式练3】 (2025春 南岗区校级月考)在△ABC中,BD和BE分别为△ABC的高和角平分线,∠A=30°,∠DBE=10°,则∠ABC的度数为 .题型05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2025 宁江区校级模拟)将两把直尺如图放置,若∠2=125°,则∠1的度数等于( )A.115° B.125° C.135° D.145°【答案】D【分析】由邻补角的性质求出∠CAB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得到:∠C=90°,∵∠2=125°,∴∠CAB=180°﹣∠2=55°,∴∠1=∠CAB+∠C=145°,故选:D.【变式练1】 (2025春 绿园区期末)△ABC中,点D是BC边上一点,∠B=∠1,∠BAC=82°,则∠2=( )A.80° B.90° C.82° D.69°【变式练2】 (2025 福州模拟)在△ABC中,∠A、∠B的外角分别是100°和150°,则∠C=( )A.50° B.60° C.70° D.90°【变式练3】 (2024秋 集美区期末)如图,在△ABC中,D是AB边上一点,连接CD.下列角中,大小等于∠B+∠BCD的是( )A.∠ADC B.∠BDC C.∠A D.∠AC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3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讲义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思路:(1)测量法:用量角器测量.(2)拼合法: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个内角拼在一个顶点处,合并成一个平角.(3)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原理: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或者一对同旁内角.知识点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表示: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Rt”表示,直角三角形ABC可以写成Rt△ABC.知识点3:三角形的外角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ACD 是 △ABC 的一个外角.2.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1.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所以任何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钝角或直角.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思路:(1)见直角三角形,可得两锐角互余.(2)见两角互余,可得直角三角形.(3)性质和判定的推理依据都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教材延伸(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另一个推论: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2)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在三角形的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三个不同顶点处的外角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它的度数为360°,即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题型01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025春 市南区期末)在△ABC中,∠A:∠B:∠C=3:4:5,则△ABC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答案】A【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的比即可求出.【解答】解:∵∠A:∠B:∠C=3:4:5,∴设∠A=3x,则∠B=4x,∠C=5x,∴3x+4x+5x=180°,解得:x=15°,则∠A=45°,∠B=60°,∠C=75°,∴△ABC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变式练1】 (2024秋 凤台县期末)若△ABC的三个内角的比为2:5:3,则△ABC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答案】C【分析】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5k,2k,3k.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列方程求得三个内角的度数,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5k,2k,3k.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5k+2k+3k=180°,解得k=18°.∴最大的内角为90°.∴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变式练2】 (2025春 茂名期末)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3:4:2,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答案】A【分析】根据各角度数间的关系,可求出最大内角的度数,由该值小于90°,可得出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最大内角的度数为180°=80°,∵80°<90°,∴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变式练3】 (2024秋 柳州期末)已知△ABC中∠A:∠B:∠C=1:2:3,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答案】B【分析】根据∠A:∠B:∠C=1:2:3,设出∠A,∠B,∠C分别为x,2x,3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x即可.【解答】解:∵∠A:∠B:∠C=1:2:3,∴设∠A,∠B,∠C分别为x,2x,3x,∴x+2x+3x=180°,∴6x=180°,∴x=30°,∴∠A,∠B,∠C分别为x=30°,2x=2×30°=60°,3x=3×30°=90°,∴△ABC的最大内角为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题型02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2025春 寿县期末)如图,CD是∠ACB的平分线,DE∥BC,∠B=70°,∠ACB=50°,则∠BDC的度数为( )A.75° B.80° C.85° D.90°【答案】C【分析】先求出∠BCD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CD是∠ACB的平分线,∠ACB=50°,∴∠BCD∠ACB=25°.在△BDC中,∠BDC=180°﹣∠B﹣∠BCD=180°﹣70°﹣25°=85°.故选:C.【变式练1】 (2025春 泉港区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0°和60°,则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A.50° B.60° C.70° D.80°【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计算即可.【解答】解: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0°和60°,则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180°﹣50°﹣60°=70°,故选:C.【变式练2】 (2025春 三元区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0°和70°,则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A.40° B.50° C.60° D.70°【答案】C【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解答】解:∵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0°和70°,∴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180°﹣50°﹣70°=60°.故选:C.【变式练3】 (2024秋 黄埔区期末)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的方式叠放,则∠AEC的度数为( )A.105° B.120° C.75° D.45°【答案】C【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由此即可计算.【解答】解:∵∠ECA=45°,∠EAC=60°,∴∠AEC=180°﹣45°﹣60°=75°.故选:C.题型0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025春 北海期末)在Rt△ABC中,∠C=90°,∠B=40°,则∠A的度数是( )A.50° B.30° C.60° D.40°【答案】A【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A+∠B=90°,再代入∠B的度数可得∠A的度数.【解答】解:∵∠C=90°,∴∠A+∠B=90°,∵∠B=40°,∴∠A=50°,故选:A.【变式练1】 (2025春 湘潭期末)在Rt△ABC中,∠C=90°,若∠A=37°,则∠B的度数为( )A.53° B.63° C.73° D.83°【答案】A【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在Rt△ABC中,∠C=90°,∠A=37°,则∠B=90°﹣37°=53°,故选:A.【变式练2】 (2025春 玉门市期末)在△ABC中,若∠C=90°,∠B=35°,则∠A的度数为 .【答案】55°.【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C=90°,∠B=35°,∴∠A=90°﹣35°=55°,故答案为:55°.【变式练3】 (2025春 娄底期中)在Rt△ABC中,∠C=90°,∠A﹣∠B=10°,则∠A= .【答案】5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能够得出答案.【解答】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C=90°,∴∠A+∠B=90°,即∠B=90°﹣∠A,∵∠A﹣∠B=10°,∴∠A﹣(90°﹣∠A)=10°.∴∠A=50°.故答案为:50°.题型0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高的综合应用(2025春 历城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BC=2∠C,点E,F分别在边BC,AC上,∠AEF=2∠AFE,∠ABC的角平分线与∠AEF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FEC=26°,则∠P的度数为( )A.39° B.52° C.65° D.78°【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得出∠PBC=∠C,设∠C=x,则∠PBC=x,表示出∠AF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EP的度数,再根据∠PEC=∠P+∠PBC,即可求出∠P的度数.【解答】解:∵BP平分∠ABC,∴∠ABC=2∠PBC,∵∠ABC=2∠C,∴∠PBC=∠C,设∠C=x,则∠PBC=x,∵∠FEC=26°,∴∠AFE=x+26°,∵∠AEF=2∠AFE,∴∠AEF=2x+52°,∵EP平分∠AEF,∴∠FEP=x+26°,∵∠PEC=∠P+∠PBC,∴x+26°+26°=∠P+x,∴∠P=52°,故选:B.【变式练1】 (2025春 鲤城区校级期中)如图,若AE是△ABC边上的高,∠E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D,∠ACB=40°,则∠DAE等于( )A.50° B.40° C.35° D.25°【答案】D【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CA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E∠CAE.【解答】解:∵AE是△ABC边上的高,∠ACB=40°,∴∠CAE=90°﹣∠ACB=90°﹣40°=50°,∴∠DAE∠CAE50°=25°.故选:D.【变式练2】 (2025春 成都期中)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线和角平分线,若∠B=38°,∠C=70°,则∠DAE= .【答案】16°.【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则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易求∠EAC,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即可求得∠AED,在直角△AED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EAD,即可作答.【解答】解:在△ABC中,∠B=38°,∠C=70°,则∠BAC=180°﹣∠B﹣∠C=72°.∵AE是∠BAC的角平分线,∴∠EAC∠BAC=36°,∴∠AED=∠B+∠BAE=38°+36°=74°,∵AD是△ABC的高线,∴△AED为直角三角形,∴∠DAE=90°﹣∠AED=90°﹣74°=16°,故答案为:16°.【变式练3】 (2025春 南岗区校级月考)在△ABC中,BD和BE分别为△ABC的高和角平分线,∠A=30°,∠DBE=10°,则∠ABC的度数为 .【答案】100°或140°.【分析】设∠ABC=x°,则∠C=100°x°或∠C=80°x°,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ABC=x°,则∠C=90°﹣(x°﹣10°)=100°x°或∠C=90°﹣(x°+10°)=80°x°,根据题意得:30°+x°+100°x°=180°或30°+x°+80°x°=180°,解得:x=100或x=140,∴∠ABC的度数为100°或140°.故答案为:100°或140°.题型05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2025 宁江区校级模拟)将两把直尺如图放置,若∠2=125°,则∠1的度数等于( )A.115° B.125° C.135° D.145°【答案】D【分析】由邻补角的性质求出∠CAB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得到:∠C=90°,∵∠2=125°,∴∠CAB=180°﹣∠2=55°,∴∠1=∠CAB+∠C=145°,故选:D.【变式练1】 (2025春 绿园区期末)△ABC中,点D是BC边上一点,∠B=∠1,∠BAC=82°,则∠2=( )A.80° B.90° C.82° D.69°【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则∠BAC=∠1+∠BAD=8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2=∠B+∠BAD,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BAC=∠1+∠BAD=82°,∵∠B=∠1,∴∠B+∠BAD=82°,∵∠2=∠B+∠BAD,∴∠2=82°.故选:C.【变式练2】 (2025 福州模拟)在△ABC中,∠A、∠B的外角分别是100°和150°,则∠C=( )A.50° B.60° C.70° D.90°【答案】C【分析】由平角的定义可得∠A=80°,∠B=3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C.【解答】解:∵∠A,∠B的外角分别是100°,150°,∴∠A=80°,∠B=30°,∴∠C=180°﹣∠A﹣∠B=70°.故选:C.【变式练3】 (2024秋 集美区期末)如图,在△ABC中,D是AB边上一点,连接CD.下列角中,大小等于∠B+∠BCD的是( )A.∠ADC B.∠BDC C.∠A D.∠ACB【答案】A【分析】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ADC=∠B+∠BCD,故A符合题意;B、∠BDC=∠A+∠ACD,故B不符合题意;C,显然∠B+∠BCD不一定等于∠A,故C不符合题意;D、∠ACB=∠BCD+∠ACD,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3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同步讲义 原卷.docx 13.3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同步讲义 解析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