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初识演示文稿》教案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五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 1 课《初识演示文稿》教案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五册

资源简介

第 1 课《初识演示文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演示文稿的基础认知与入门操作” 展开,核心内容聚焦 “认识简化演示文稿软件(如 WPS 演示儿童版、PPT 简化界面)、掌握 2 项核心操作(打开软件→新建空白演示文稿、插入新幻灯片)、关联生活场景(制作班级相册、节日演示稿)”。教材配 “软件界面图(标红‘文件 / 插入’菜单、幻灯片缩略区)、新建步骤图” 彩色插图,语言直白(“打开‘小演示’软件,点‘文件’→‘新建’,能得到一张空白幻灯片,像白纸一样;点‘插入’→‘新幻灯片’,能加更多‘白纸’”),无复杂功能,适合培智学生通过 “实物类比(幻灯片 = 叠白纸)、分步点击” 建立演示文稿认知。教学需结合 “制作班级相册” 生活场景,落实 “信息意识” 核心素养,通过 “软件操作与‘叠纸记录’的关联” 培养 “生活适应能力”,渗透 “不随便删文件、保存到指定文件夹” 的安全规范。
二、学情分析
1. 认知与操作基础
A 组(能力较强):能认读“文、稿、纸” 等常用词,可说出 “白纸能贴图片”,但对 “演示文稿软件的界面元素”(如幻灯片缩略区、菜单栏)不熟悉,无法 “独立新建 1 个空白演示文稿”;
B 组(能力中等):能指认“电脑、空白幻灯片” 实物 / 图片,口语表达多为单字(如 “文、纸”),需实物提示(如叠白纸类比幻灯片)完成 “操作 - 功能” 匹配,对 “演示文稿” 的认知仅停留在 “多页白纸”;
C 组(能力较弱):以感官体验为主,仅能跟读“文、稿、新” 等关键词,无法独立点击 “新建” 按钮,需通过辅助握鼠、触摸屏幕参与活动。
1. 生活经验储备
95% 学生在美术课 “用多页白纸贴照片做相册”,约 60% 学生见过教师 “用电脑播放幻灯片”,但未关注 “软件操作与‘叠纸’的关联”(如 “新建幻灯片 = 加一张白纸”);仅 2-3 名学生能说出 “多页纸能放更多照片”,对 “演示文稿的生活意义”(如 “展示班级照片”)无认知;全体学生对 “操作安全规范”(不删他人文件、保存文件)不熟练。
1. 学习特点与障碍
注意力持续 10-15 分钟,易被 “彩色界面图标、‘叠白纸’实物” 吸引,需 “制作班级相册” 任务维持兴趣;
抽象“幻灯片” 概念理解困难,需 “实物类比”(空白幻灯片 = 白纸、多幻灯片 = 叠白纸);
手部精细动作差异大:A 组能独立点击菜单,B 组需辅助定位按钮,C 组仅能触摸大图标;
操作时易误点“删除幻灯片” 按钮(与 “插入” 邻近),需用 “删除键遮罩 + 安全提示贴” 降低干扰。
三、教学目标
1. 信息意识(认知)
A 组:认读 “演示文稿、新建、插入、幻灯片、保存” 等 8 个生字,用 “我用______操作做______” 句式说 2 句连贯的话(如 “我用新建操作做空白幻灯片”),包含 1 个操作词;
B 组:在图片提示下认读 “文、新、插” 等 5 个生字,完成 “点______(文件),选______(新建),得______(幻灯片)” 填空,粘贴 3 个操作 / 元素贴纸;
C 组:跟读 “文、新、纸” 等 3 个关键词,用动作(如辅助点 “新建”、摸白纸)或贴贴纸表达对 “演示文稿” 的认知。
1. 思维发展与提升
A 组:能按 “打开软件→新建演示文稿→插入新幻灯片” 的顺序操作,说出 2 个演示文稿的好处(如 “放多页内容、展示照片”);
B 组:能指认 “文件菜单、新建按钮”2 张图片,匹配 “点、选” 卡片;
C 组:能参与 “辨操作” 游戏(如从 “新建 / 删除” 中找 “新建”),指认 1 个操作按钮。
1. 生活适应能力
A 组:能在教师指导下用 “简化演示软件”(仅保留核心菜单)“打开软件→点‘文件’→‘新建’空白文稿→插入 1 张新幻灯片”,说出 “1 个用演示文稿的场景”(如 “做班级相册”);
B 组:在教师辅助下点 “文件” 菜单,将 “幻灯片” 贴纸贴到空白屏幕旁;
C 组:家长协助下触摸 “新建” 按钮,做 “加白纸”(手叠白纸)动作。
1. 安全素养
A 组:能说出 “用演示软件的 1 个安全规范”(如 “不删文件、保存到‘我的文稿’”);
B 组:能从 “保存文件、删文件” 图片中选出 “安全的”,并说 “好”;
C 组:能在教师引导下做 “不删纸”(摇头)动作,表现出 “保护文件” 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物类比与实操认识演示软件界面,掌握“新建演示文稿、插入新幻灯片” 基础步骤,完成分层实践任务(A 组说操作、B 组贴匹配、C 组做动作);
难点:A 组理解 “软件操作与‘叠白纸’的关联”,B 组准确匹配 “菜单 - 操作 - 元素”,C 组将 “触摸操作” 转化为对 “演示文稿” 的简单认知。
五、教学过程(30 分钟)
(一)情境导入:“做班级相册”(5 分钟)
1. 实物 + 需求触发:
教师布置“演示探索区”(摆电脑、简化演示软件、叠好的白纸(标 “第 1 页 / 第 2 页”)、班级照片打印件),手持 “单张白纸” 提问:“想做班级相册,1 张白纸只能贴 1 张照片,怎么用‘电脑白纸’(演示文稿)放更多照片?‘小演示’软件能帮忙!怎么加‘电脑白纸’?一起学!”
分层互动:
A 组:说 “打开软件,新建空白文稿,插入新幻灯片加‘白纸’”;
B 组:指认电脑上的 “文件” 菜单(贴蓝色贴纸);
C 组:触摸叠白纸,教师引导说 “纸、新”。
1. 明确主题:出示课题“初识演示文稿”,教师领读,A 组独立读,B 组跟读,C 组模仿口型,强调 “今天我们做‘电脑相册师’,学建‘电脑白纸’”。
(二)新授:“学用软件、建文稿”(10 分钟)
1. 实操学新建演示文稿(6 分钟)
实物类比 + 分步操作:分组用电脑(预装简化演示软件,界面标色:文件蓝、插入绿)、叠白纸、操作贴纸,教师演示:
① 打开软件:“双击‘小演示’图标→看到软件界面(有‘文件’‘插入’菜单,中间是空白区)”,A 组双击图标,说 “打开软件了”;B 组贴 “软件” 贴纸到电脑旁;C 组辅助握鼠双击,说 “开”。
② 新建空白文稿:“点蓝色‘文件’菜单→选‘新建’→出现 1 张空白幻灯片(像 1 张白纸)”,A 组点击 “新建”,说 “得到空白幻灯片”;B 组贴 “新建” 贴纸到菜单旁;C 组触摸空白区,说 “纸”。
③ 插入新幻灯片:“点绿色‘插入’菜单→选‘新幻灯片’→空白区多 1 张‘白纸’(共 2 张)”,A 组点击 “插入”,说 “加了新幻灯片”;B 组贴 “插入” 贴纸到菜单旁;C 组指认 2 张幻灯片缩略图,说 “2”。
安全提示:播放“不删文件” 动画(30 秒,画面:只做自己的演示文稿,不删别人的文件,新建后点保存,不碰删除键),A 组说 “他人文件我不删,新建文稿要保存”,C 组做 “保护”(抱臂)动作。
1. 实操学识别界面与保存(4 分钟)
教师用“认识‘电脑相册’界面” 引导:
① 认界面:“指幻灯片缩略区(标‘第 1 页 / 第 2 页’)→中间空白区(贴照片的地方)→菜单栏(操作按钮)”,A 组指认区域,说 “缩略区看页数”;B 组贴 “缩略区” 贴纸到对应位置;C 组触摸缩略区,说 “页”。
② 简单保存:“点‘保存’按钮→选‘我的文稿’文件夹→输名称‘班级相册’→确定”,A 组点击保存,说 “保存好了”;B 组贴 “保存” 贴纸到按钮旁;C 组触摸确定按钮,说 “存”;
分层任务:A 组独立说出 “新建→插入→保存” 步骤;B 组按 “步骤卡”(文件卡→新建卡→插入卡)摆放顺序;C 组教师举 “菜单卡” 时指认对应按钮。
(三)实践:“我的电脑相册任务”(10 分钟)
1. 分组准备:3 类简化素材(2 分钟)
提供素材:
素材 1:操作步骤卡(空白软件界面图,需贴 “文件、新建、插入” 贴纸 + 写 1 句操作);
素材 2:菜单匹配卡(文件→新建、插入→新幻灯片、保存→存文稿,需连线 + 贴 “对” 贴纸);
素材 3:动作卡(仅做 “点文件、点新建、摸空白区” 动作 + 贴贴纸)。
1. 分层实践(8 分钟)
A 组(步骤卡组):
任务:贴“点文件新建、点插入加页、点保存存文稿” 贴纸,在软件中新建 1 个文稿并插入 1 张幻灯片,写 “我建了 2 页文稿”;
辅助:提供“菜单定位贴”,教师指导保存路径。
B 组(匹配卡组):
任务:将“文件” 与 “新建” 连线,“插入” 与 “新幻灯片” 连线,贴 “对” 贴纸;
辅助:线框引导连线,教师辅助握笔。
C 组(动作 + 贴纸组):
任务:在教师辅助下将“新建” 贴纸贴到 “文件” 菜单旁,做 “点文件→点新建→摸空白区” 动作,边做边跟读 “文、新、纸”;
辅助:贴纸易粘贴,教师定位菜单位置。
(四)总结与作业(5 分钟)
1. 成果展示:“我的电脑白纸”(3 分钟)
分组展示步骤卡(或软件文稿),教师针对性评价:
A 组:“你能建文稿还会加页,‘电脑相册师’做得好!”;
B 组:“你连对了菜单和操作,贴纸也贴得好!”;
C 组:“你点新建的动作很认真,喜欢做电脑相册!”
集体齐说:“小演示开,文件点,新建纸,插入加,保存好,电脑相册真方便!”(A 组领说,B、C 组跟读)。
1. 分层作业(2 分钟)
A 组:与家长一起 “用软件新建 1 个‘家庭相册’文稿”,拍视频记录;
B 组:在家中看 “叠白纸”,指认并说 “1、2(页数)”,家长录音反馈;
C 组:家长协助下触摸电脑菜单按钮,拍视频说 “文、新”。
六、板书设计(图文结合,字体放大)
初识演示文稿【软件操作与界面】(贴软件模型+叠白纸)1. 打开软件:双击“小演示”图标(贴软件图标图)2. 新建空白文稿: - 点“文件”(蓝)→选“新建”→得1张幻灯片(贴文件菜单+白纸图)3. 插入新幻灯片: - 点“插入”(绿)→选“新幻灯片”→得2张幻灯片(贴插入菜单+2张白纸图)4. 保存:点“保存”→选“我的文稿”→输“班级相册”→确定(贴保存步骤图)【界面识别】(标颜色)- 幻灯片缩略区(标“1/2”):看页数(贴缩略区图)- 中间空白区:贴照片(贴空白区图)- 菜单栏(文件蓝、插入绿):做操作(贴菜单图)【生活应用】(贴图片)做班级相册、做节日演示稿【安全规范】(贴图标)不删他人文件、保存到“我的文稿”、不碰删除键
七、教学反思
1. 优点:“做班级相册” 任务贴近生活,A 组 75% 能独立新建文稿并插入幻灯片,B 组 80% 完成匹配,C 组 100% 参与操作;用 “叠白纸类比” 降低抽象认知难度,学生易理解;安全引导融入操作,A 组有 3 名学生主动说 “不删别人文件”。
2. 不足:部分 A 组学生对 “幻灯片缩略区的页数识别” 仍模糊(分不清第 1/2 页),需用 “数字标注贴”(标 “1”“2”)强化;B 组连线时易混淆 “文件与插入”,需用 “功能提示贴”(文件→新、插入→加);C 组触摸时易偏离菜单按钮,需在按钮旁标 “按这里”(发光贴)。
3. 改进方向:下次教学准备“数字标注贴”;制作 “功能提示贴”;菜单按钮贴发光提示;课后发放 “演示文稿记录本”,家长协助记录新建的文稿名称与页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