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课《医院的自助服务》教案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 14 课《医院的自助服务》教案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 14 课《医院的自助服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医院常见自助服务设备” 展开,核心内容聚焦 “自助挂号机、自助缴费机” 的基础操作(“在自助挂号机上选‘挂号’,刷就诊卡,选科室就能拿到号”“自助缴费机上查费用,扫码或插卡就能付钱,不用排队”),教材配 “自助挂号机界面、缴费操作” 彩色插图,语言直白,无复杂流程,适合培智学生通过 “场景模拟、模型操作” 掌握自助服务技能。教学需结合 “就医生活场景”(如陪家长挂号、缴费),落实 “信息意识” 核心素养,同时通过 “实操模拟” 培养 “生活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学会 “安全、规范地使用医院自助设备”。
二、学情分析
1.认知与操作基础
A 组(能力较强):能认读“医、院、挂” 等常用词,可说出 “去医院要挂号”,但对 “自助挂号机的操作步骤”(如刷就诊卡、选科室)不熟练,无法区分 “挂号与缴费的设备差异”;
B 组(能力中等):能指认“自助挂号机、就诊卡” 实物 / 图片,口语表达多为单字(如 “刷、选”),需实物提示完成 “设备 - 功能” 匹配(如 “挂号机” 对应 “拿号图”),对 “自助服务” 的认知仅停留在 “不用排队”;
C 组(能力较弱):以感官体验为主,仅能跟读“医、挂、缴” 等关键词,无法独立区分 “医院自助设备与普通机器”,需通过触摸(如就诊卡模型)、模仿(如 “刷卡片” 动作)参与活动。
1.生活经验储备
85% 学生陪家长去过医院,约 60% 学生见过 “自助挂号机”,但未关注 “操作方法”(如 “插卡位置、选按钮”);仅 2-3 名学生在家长辅助下 “刷过就诊卡”,对 “自助服务的便利”(如 “不用长时间排队”)无认知;全体学生对 “医院自助设备的安全规范”(如 “不随便插别人的卡、输错找家长”)不熟练,需专项引导。
1.学习特点与障碍
注意力持续约 10-15 分钟,易被 “模拟医院场景、卡片模型” 吸引,需用 “角色扮演” 维持兴趣;
抽象操作流程(如“选科室→确认”)理解困难,需用 “步骤贴纸 + 图标提示” 具象化;
手部精细动作差异大:A 组能独立刷卡片,B 组需辅助定位,C 组仅能触摸卡片;
部分学生对“医院场景” 存在紧张情绪,需用 “卡通化模型”(如笑脸就诊卡)降低心理负担。
三、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认知)
A 组:认读 “医院、自助挂号机、缴费机、就诊卡、科室” 等 8 个生字,用 “在______上,我能______” 句式说 2 句连贯的话(如 “在自助挂号机上,我能刷就诊卡挂号”),包含 1 个操作词(如 “刷、选”);
B 组:在图片提示下认读 “医、挂、刷” 等 5 个生字,完成 “用______(就诊卡)刷______(挂号机),选______(科室)” 填空,粘贴 3 个设备 / 操作贴纸;
C 组:跟读 “医、挂、刷” 等 3 个关键词,用动作(如刷卡片模型、指科室图标)或贴贴纸表达对 “自助服务” 的认知。
1.思维发展与提升
A 组:能按 “刷就诊卡→选科室→拿号” 的顺序观察模拟设备,说出 2 个自助服务的便利(如 “不用排队、快”);
B 组:能指认 “自助挂号机、就诊卡”2 张图片,匹配 “刷、挂” 卡片;
C 组:能参与 “找设备” 游戏(如从 “医院机器” 中找 “挂号机”),指认 1 个自助设备。
1.生活适应能力
A 组:能在教师指导下用模拟挂号机 “刷就诊卡→选‘儿科’→拿模拟号单”,说出 “1 个用自助设备的场景”(如 “陪妈妈挂号”);
B 组:在教师辅助下将 “就诊卡” 贴纸贴到 “挂号机” 图旁,完成 “刷→选” 动作;
C 组:家长协助下触摸家中的 “卡片”(如银行卡),模拟 “刷” 的动作。
1.安全素养
A 组:能说出 “用自助设备的 1 个安全注意事项”(如 “不插别人的卡、输错找家长”);
B 组:能从 “刷自己的卡、刷别人的卡” 图片中选出 “安全的”,并说 “好”;
C 组:能在教师引导下做 “不拿别人的卡”(摇头)动作,表现出 “安全” 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场景模拟认识医院自助设备,掌握“刷就诊卡、选科室” 基础操作,完成分层实践任务(A 组说步骤、B 组贴贴纸、C 组做动作);
难点:A 组理解 “自助操作与就医流程的关联”,B 组区分 “挂号机与缴费机的功能”,C 组将 “模拟动作” 转化为对 “自助服务” 的简单认知。
五、教学过程(30 分钟)
(一)情境导入:“医院‘快通道’”(5 分钟)
1.场景 + 问题触发:
教师布置“模拟医院角”(摆自助挂号机模型、缴费机模型、就诊卡模型、科室图标卡),播放 “医院排队” 音频,提问:“去医院挂号要排队,有没有‘快通道’?自助挂号机就是!怎么用它挂号?一起试一试!”
分层互动:
A 组:说 “用自助挂号机,刷就诊卡就能挂号”;
B 组:指认模型上的 “挂号机”;
C 组:触摸就诊卡模型(光滑),教师引导说 “卡、刷”。
1.明确主题:出示课题“医院的自助服务”,教师领读(语气轻快),A 组独立读,B 组跟读,C 组模仿口型,强调 “今天我们学医院的‘快通道’,用自助设备挂号、缴费”。
(二)新授:“学挂号、会缴费”(10 分钟)
1.实操学自助挂号(6 分钟)
角色扮演实践:分组发放“模拟挂号机”(贴操作按钮:挂号、缴费、查询)、就诊卡模型,教师引导:
① 刷就诊卡:“找到挂号机的‘插卡口’,刷就诊卡→屏幕显示信息”,A 组模仿刷卡,说 “刷一刷”;B 组将 “就诊卡” 贴纸贴到 “插卡口” 图旁;C 组触摸插卡口,说 “插”。
② 选科室:“屏幕出现科室图标(儿科、内科),点‘儿科’→确认”,A 组指认 “儿科” 图标,说 “选儿科”;B 组贴 “儿科” 贴纸到 “确认” 图旁;C 组指认图标,说 “儿”。
③ 拿号单:“机器出号单,取走保存”,A 组拿模拟号单,说 “拿号单”;B 组贴 “号单” 贴纸到 “出单口” 图旁;C 组取号单,说 “拿”。
安全提示:播放“不插别人的卡” 动画(30 秒,画面:只刷自己的卡,不碰别人的卡,输错找家长),A 组说 “自己的卡自己刷,安全操作不慌张”,B、C 组模仿 “刷自己卡” 动作。
1.实操学自助缴费(4 分钟)
教师用“模拟缴费机” 演示:
① 查费用:“刷就诊卡→屏幕显示要交的钱”,A 组指认 “费用数字”,说 “看费用”;
② 选支付:“点‘扫码支付’→出示手机码”,B 组贴 “扫码” 贴纸到 “支付” 图旁;
③ 确认缴费:“听到‘缴费成功’→拿收据”,C 组做 “扫码”(举卡片)动作,说 “付”。
分层任务:
A 组:独立说出 “挂号→看医生→缴费” 的简单流程;
B 组:按 “步骤卡”(刷卡→选科室→拿号)摆放顺序;
C 组:教师举 “刷卡卡” 时刷模型卡,举 “拿号卡” 时取号单。
(三)实践:“我的医院自助任务”(10 分钟)
1.分组准备:3 类简化素材(2 分钟)
提供素材:
素材 1:挂号步骤卡(空白挂号机图,需贴 “刷卡、选科室” 贴纸 + 写 1 句步骤);
素材 2:设备匹配卡(设备图 + 功能图,需连线 + 贴 “对” 贴纸);
素材 3:动作卡(仅做 “刷卡、拿号” 动作 + 贴贴纸)。
1.分层实践(8 分钟)
A 组(步骤卡组):
任务:贴“刷就诊卡、选儿科、拿号单” 贴纸,写 “自助挂号机要刷就诊卡”;
辅助:提供“步骤参考条”,教师指导写字。
B 组(匹配卡组):
任务:将“自助挂号机” 与 “拿号” 连线,“自助缴费机” 与 “付钱” 连线,贴 “对” 贴纸;
辅助:线框引导连线,教师辅助握笔。
C 组(动作 + 贴纸组):
任务:在教师辅助下将“就诊卡” 贴纸贴到挂号机模型旁,做 “刷卡片→选科室→拿号单” 动作;
辅助:贴纸带背胶,教师定位提示。
(四)总结与作业(5 分钟)
1.成果展示:“我的自助小能手”(3 分钟)
分组展示作品 / 模拟操作,教师针对性评价:
A 组:“你能完整说出自助挂号步骤,真会用医院‘快通道’!”;
B 组:“你连对了设备和功能,贴纸也贴得好!”;
C 组:“你刷卡片的动作很认真,喜欢帮妈妈挂号!”
集体齐说:“医院里,自助机,刷卡选号真便利!”(A 组领说,B、C 组跟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