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课《初识文件和文件夹》教案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第六册(特殊教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 课《初识文件和文件夹》教案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第六册(特殊教育)

资源简介

第 1 课《初识文件和文件夹》
一、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文件与文件夹的基础认知及新建操作” 展开,核心内容聚焦 “认识简化系统中的文件(如作业文档、照片)与文件夹(如‘我的作业’‘家庭照片’)、掌握 2 项核心操作(新建文件夹、新建简单文件)、关联生活场景(整理电脑作业文件、分类保存家庭照片)”。教材配 “文件 / 文件夹界面图(标红‘新建’按钮、文件图标)、新建步骤图” 彩色插图,语言直白(“打开电脑‘桌面’,点‘新建’→‘文件夹’,像做一个‘电脑收纳盒’;点‘新建’→‘文本文档’,像做一本‘电脑作业本’”),无复杂功能,适合培智学生通过 “实物类比(文件夹 = 收纳盒、文件 = 作业本)、分步点击” 建立文件管理认知。教学需结合 “整理作业文件” 生活场景,落实 “信息意识” 核心素养,通过 “文件操作与‘整理实物’的关联” 培养 “生活适应能力”,渗透 “不删他人文件、按类别新建” 的安全规范。
二、学情分析
1. 认知与操作基础
A 组(能力较强):能认读“作、业、盒” 等常用词,可说出 “收纳盒能装作业本”,但对 “电脑中文件 / 文件夹的区别”(如图标差异)不熟悉,无法 “独立新建 1 个文件夹并命名”;
B 组(能力中等):能指认“电脑桌面、收纳盒、作业本” 实物 / 图片,口语表达多为单字(如 “文、盒”),需实物提示(收纳盒类比文件夹)完成 “操作 - 功能” 匹配,对 “文件管理” 的认知仅停留在 “电脑里的东西”;
C 组(能力较弱):以感官体验为主,仅能跟读“文、盒、新” 等关键词,无法独立点击 “新建” 按钮,需通过辅助握鼠、触摸屏幕参与活动。
1. 生活经验储备
95% 学生日常 “用收纳盒整理作业本、用相册放照片”,约 60% 学生见过教师 “在电脑上打开文件”,但未关注 “电脑操作与‘实物整理’的关联”(如 “新建文件夹 = 做新收纳盒”);仅 2-3 名学生能说出 “收纳盒能分类装东西”,对 “文件管理的生活意义”(如 “快速找作业”)无认知;全体学生对 “操作安全规范”(不删他人文件、按类别命名)不熟练。
1. 学习特点与障碍
注意力持续 10-15 分钟,易被 “彩色文件图标、‘收纳盒’实物” 吸引,需 “‘整理电脑作业’任务” 维持兴趣;
抽象“文件 / 文件夹” 概念理解困难,需 “实物类比”(文件夹 = 收纳盒、文件 = 作业本、桌面 = 书桌);
手部精细动作差异大:A 组能独立点击桌面图标,B 组需辅助定位按钮,C 组仅能触摸大图标;
操作时易误点“删除” 按钮(与 “新建” 邻近),需用 “删除键遮罩 + 安全提示贴” 降低干扰。
三、教学目标
1. 信息意识(认知)
A 组:认读 “文件、文件夹、新建、命名、桌面” 等 8 个生字,用 “(文件夹)像(收纳盒)” 句式说 2 句连贯的话(如 “文件夹像收纳盒”),包含 1 个管理词;
B 组:在图片提示下认读 “文、盒、新” 等 5 个生字,完成 “点______(新建),做______(文件夹),装______(文件)” 填空,粘贴 3 个操作 / 元素贴纸;
C 组:跟读 “文、盒、新” 等 3 个关键词,用动作(如辅助点 “新建”、摸收纳盒)或贴贴纸表达对 “文件 / 文件夹” 的认知。
1. 思维发展与提升
A 组:能按 “打开桌面→新建文件夹→新建文件” 的顺序操作,说出 2 个文件管理的好处(如 “分类装、好找”);
B 组:能指认 “文件夹图标、文件图标”2 张图片,匹配 “盒、文” 卡片;
C 组:能参与 “辨图标” 游戏(如从 “文件夹 / 文件” 中找 “文件夹”),指认 1 个目标图标。
1. 生活适应能力
A 组:能在教师指导下用 “简化电脑桌面”(仅保留核心图标)“右键点桌面→选‘新建’→‘文件夹’→命名‘我的作业’→新建 1 个文本文档”,说出 “1 个用文件夹的场景”(如 “装语文作业”);
B 组:在教师辅助下点 “新建” 按钮,将 “文件夹” 贴纸贴到桌面旁;
C 组:家长协助下触摸桌面,做 “新建”(手比 “+”)动作。
1. 安全素养
A 组:能说出 “文件管理的 1 个安全规范”(如 “不删他人文件、按类别命名”);
B 组:能从 “新建文件夹、删文件夹” 图片中选出 “安全的”,并说 “好”;
C 组:能在教师引导下做 “不删除”(摇头)动作,表现出 “保护文件” 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物类比与实操认识文件 / 文件夹,掌握 “新建文件夹、新建文件” 基础步骤,完成分层实践任务(A 组说操作、B 组贴匹配、C 组做动作);
难点:A 组理解 “文件 / 文件夹与‘收纳盒 / 作业本’的关联”,B 组准确匹配 “操作 - 图标 - 功能”,C 组将 “触摸操作” 转化为对 “文件管理” 的简单认知。
五、教学过程(30 分钟)
(一)情境导入:“整理电脑作业”(5 分钟)
1. 实物 + 需求触发:
教师布置“文件探索区”(摆简化电脑、收纳盒、作业本、文件图标贴纸),手持 “杂乱的作业本” 提问:“书桌堆满作业本难找,用收纳盒能分类装;电脑桌面文件乱,怎么用‘电脑收纳盒’(文件夹)整理?‘新建’功能能帮忙!怎么做收纳盒、装作业本?一起学!”
分层互动:
A 组:说 “右键点桌面,新建文件夹,像做收纳盒”;
B 组:指认电脑桌面上的 “空白处”(贴蓝色贴纸);
C 组:触摸收纳盒,教师引导说 “盒、新”。
1. 明确主题:出示课题“初识文件和文件夹”,教师领读,A 组独立读,B 组跟读,C 组模仿口型,强调 “今天我们当‘电脑整理师’,学做收纳盒、装文件”。
(二)新授:“学建文件夹、装文件”(10 分钟)
1. 实操学新建文件夹(6 分钟)
实物类比 + 分步操作:分组用简化电脑(桌面图标放大)、收纳盒、操作贴纸,教师演示:
① 打开桌面:“双击电脑图标→看到桌面(像书桌,有空白处、回收站)”,A 组双击图标,说 “打开桌面了”;B 组贴 “桌面” 贴纸到电脑旁;C 组辅助握鼠双击,说 “开”。
② 新建文件夹:“右键点桌面空白处→弹出菜单→选‘新建’→选‘文件夹’→桌面出现‘新文件夹’(像新收纳盒)”,A 组右键点击,说 “得到新文件夹”;B 组贴 “新建” 贴纸到菜单旁;C 组触摸文件夹图标,说 “盒”。
③ 命名文件夹:“右键点‘新文件夹’→选‘重命名’→输入‘我的作业’→按回车→文件夹改名”,A 组输入名称,说 “文件夹叫我的作业”;B 组贴 “命名” 贴纸到文件夹旁;C 组跟读 “我的作业”,说 “名”。
安全提示:播放“不删文件” 动画(30 秒,画面:只做自己的文件夹,不删别人的文件,命名要清楚,不碰删除键),A 组说 “他人文件我不删,文件夹名要清楚”,C 组做 “保护”(抱臂)动作。
1. 实操学新建文件(4 分钟)
教师用“装文件到文件夹” 引导:
① 新建文件:“右键点桌面→选‘新建’→选‘文本文档’→桌面出现‘新建文本文档’(像新作业本)”,A 组新建文件,说 “得到新文件”;B 组贴 “文件” 贴纸到桌面旁;C 组触摸文件图标,说 “文”。
② 移动文件到文件夹:“点住文件图标→拖动到‘我的作业’文件夹→松开→文件进文件夹(像把作业本放进收纳盒)”,A 组拖动文件,说 “文件进文件夹了”;B 组贴 “移动” 贴纸到文件旁;C 组辅助握鼠拖动,说 “装”;
分层任务:A 组独立说出 “新建文件夹→命名→装文件” 步骤;B 组按 “步骤卡”(右键卡→新建卡→命名卡)摆放顺序;C 组教师举 “图标卡” 时指认对应图标。
(三)实践:“我的电脑收纳任务”(10 分钟)
1. 分组准备:3 类简化素材(2 分钟)
提供素材:
素材 1:操作步骤卡(空白桌面图,需贴 “右键、新建文件夹、命名” 贴纸 + 写 1 句操作);
素材 2:图标匹配卡(右键→新建、文件夹→收纳盒、文件→作业本,需连线 + 贴 “对” 贴纸);
素材 3:动作卡(仅做 “右键点桌面、点新建、摸文件夹” 动作 + 贴贴纸)。
1. 分层实践(8 分钟)
A 组(步骤卡组):
任务:贴“右键点桌面新建、命名‘我的作业’、装文件进文件夹” 贴纸,在电脑上新建文件夹并装 1 个文件,写 “我做了收纳盒”;
辅助:提供“命名参考条”,教师指导拖动。
B 组(匹配卡组):
任务:将“右键” 与 “新建” 连线,“文件夹” 与 “收纳盒” 连线,贴 “对” 贴纸;
辅助:线框引导连线,教师辅助握笔。
C 组(动作 + 贴纸组):
任务:在教师辅助下将“文件夹” 贴纸贴到桌面旁,做 “右键点桌面→点新建→摸文件夹” 动作,边做边跟读 “右、新、盒”;
辅助:贴纸易粘贴,教师定位右键位置。
(四)总结与作业(5 分钟)
1. 成果展示:“我的电脑收纳盒”(3 分钟)
分组展示步骤卡(或电脑操作),教师针对性评价:
A 组:“你能建文件夹还会装文件,整理得真好!”;
B 组:“你连对了图标和实物,贴纸也贴得好!”;
C 组:“你摸文件夹的动作很认真,喜欢整理!”
集体齐说:“文件管理很重要,右键点,新建盒,命名清,装文件,不删除,电脑整齐真方便!”(A 组领说,B、C 组跟读)。
1. 分层作业(2 分钟)
A 组:与家长一起 “在电脑上新建‘家庭照片’文件夹”,拍视频记录;
B 组:在家中看 “收纳盒”,指认并说 “盒、装”,家长录音反馈;
C 组:家长协助下摸玩具收纳盒,拍视频说 “盒、新”。
六、板书设计(图文结合,字体放大)
初识文件和文件夹【文件与文件夹】(贴电脑桌面模型+收纳盒)1. 文件夹(像收纳盒): - 新建:右键桌面→选“新建”→“文件夹”(贴右键步骤+收纳盒图) - 命名:右键文件夹→“重命名”→输“我的作业”(贴命名步骤图)2. 文件(像作业本): - 新建:右键桌面→选“新建”→“文本文档”(贴文件图标+作业本图)3. 整理: - 拖文件→进文件夹(贴拖动步骤图)【界面识别】(标颜色)- 桌面(像书桌):新建操作的地方(贴桌面图)- 右键菜单:含“新建”“重命名”(贴菜单图)- 文件夹图标(黄):装文件(贴黄色图标)- 文件图标(白):被装的内容(贴白色图标)【生活应用】(贴图片)整理作业文件、分类保存家庭照片【安全规范】(贴图标)不删他人文件、文件夹命名要清楚、不碰删除键
七、教学反思
1. 优点:“整理电脑作业” 任务贴近生活,A 组 75% 能独立新建文件夹并装文件,B 组 80% 完成匹配,C 组 100% 参与操作;用 “收纳盒类比文件夹” 降低抽象认知难度,学生易理解;安全引导融入操作,A 组有 3 名学生主动说 “不删别人文件”。
2. 不足:部分 A 组学生对 “右键菜单的‘重命名’位置” 仍模糊(找不到选项),需用 “菜单提示贴”(标 “重命名 = 改名”)强化;B 组连线时易混淆 “文件与文件夹图标”,需用 “颜色区分贴”(文件夹黄、文件白);C 组触摸时易偏离右键位置,需在桌面空白处贴 “右键点这里” 发光贴。
3. 改进方向:下次教学准备“菜单提示贴”;制作 “颜色区分贴”;桌面贴发光提示;课后发放 “文件管理记录本”,家长协助记录新建的文件夹名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