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材第26~27页1.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2.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3.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会用量角器测量角,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掌握角的测量方法和画法。教师准备:三角尺,量角器。学生准备:量角器,三角尺,课本,练习本。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动手操作法。师:你能比较、估算角的大小吗?(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看图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估算这两个角的度数。师:同学们在估算这两个角的度数时,估算结果都不相同。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用一种具体的工具去量角,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度数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1.认识量角器。师:度量角的大小通常用量角器。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认一认,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自己的发现:(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18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就是1°的角。(2)量角器上有内、外两圈刻度: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表示,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表示。(3)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点。中心点两边各有一条零刻度线,两条零刻度线组成的角是180°。2.在量角器上找角。师:了解了量角器,看一看,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出50°和140°的角吗?在教材第26页上面的图中画出来,并与同伴交流。学生动手画一画,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画图方法。指名展示,并说一说:(1)看的是内圈刻度,角开口向右,角的一边是中心点右边的零刻度线,另一边对应内圈刻度50°或140°。(2)看的是外圈刻度,角开口向左,角的一边是中心点左边的零刻度线,另一边对应外圈刻度50°或140°。3.用量角器度量角。师:估一估,并量出教材第26页中间两个角的度数,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学生尝试度量,根据课本上的提示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师巡视,指导。指名说出角的度数并叙述自己如何量的。师:∠1是70°还是110°呢?学生回答:∠1的一条边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所以应读另一条边对应的内圈刻度线的度数,所以是70°。归纳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第一步:点重合,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线重合,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第三步:读准数,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4.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师:怎么画一个60°的角呢?想一想,画一画,和同伴交流你的方法。学生尝试着画角,教师巡视指导。根据观察的结果,指名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说出画角的步骤:(1)先画出一条射线;(2)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3)在量角器相应刻度线所在的地方取一个点;(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才取的点,再画一条射线。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练习,在课本上画出来,教师巡视。指名展示,然后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2题。组织学生量一量,教师指名回答。本节课学习了如何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以及如何用量角器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角的测量方法和画法。1.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3,4,5题。2.选用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角的度量(二)——量角、画角量角:点重合,线重合,读准数。画角:画线,重合,描点,连线。本节课首先通过让学生观察量角器,让学生认识量角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通过让学生尝试用量角器度量角和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并交流量角、画角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画角的步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