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第1课时 看一看(一)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重点)2.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 (难点)从不同位置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例题分析由图可知, 低着头向下看,她的视线由汽车正上方垂直,所以看到的是汽车朝上的那一面,即上面,她只看到1个面,即 ; 站在汽车的正面和右侧面之间,即 ; 在汽车的右侧面,即 ; 在汽车的背面,即 。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想一想,连一连。知识提炼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下面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看一看。知识提炼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相反的。1.(选自教材P42 T1)看一看,想一想,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2.(选自教材P42 T2)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相反的。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作业2:完成配套练习题。○¥人Y丫¥X52+3=國笑笑说她看不能挡住吗?让我摆到水杯…一摆,看一看。"(1)●●●●●◆●●999◆◆t·●·●◆。◆。。ggs。。。。g0(2)一●。000000000000000090000000000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为●可:Q●●20。。。。。0。。。。。。。。。。。。。。。。。。。。。。。。。。。。。。。。。o84.1 看一看(一)(二)教学目标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2.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或图片画面,能识别和判断拍摄的位置与照片的对应关系。3.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 重点: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难点:能识别和判断拍摄的位置与照片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41 ~42页第43 ~44页内容和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及第44页“练一练”的第1题。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启智课件)2.学具准备:棋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回顾旧知引入新课(4分钟) 1.创设情境,尝试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组从一个玩具不同方向拍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照片中有什么 从照片中看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这些照片中的玩具的形状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评价指导,让学生认识到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看一看(一)(二)一从不同位 置观察物体的形状和如何判断拍摄位置与照片的对应关系。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内容,引导学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1 )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从不同……什么”的内容。小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教师归纳:奇思既能看到汽车的正面,也能看到汽车的左侧面;妙想看到汽车的上面;笑笑看到汽车的右侧面;淘气看到汽车的后面。(2)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他们……连一连”的内容。学生独立连线,集体订正,教师总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且每次可能看到不止一个面。2.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内容,引导学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下面……看一看”的内容。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汇报,集体订正。教师总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两个物体,所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位置一般是不同的,且当前面的物体比后面的物体宽且高时,后面的物体会被挡住。3.课件出示教材第43 ~44页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判断拍摄位置与照片的对应关系的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教室平面图及“下面的……拍摄的”的内容。学生先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教师归纳:图1中可以看到讲台和第一排的同学,是刚进教室拍到的,所以是在门口的①号位置拍到的;图2中可以看到最后一排同学,所以应该是在最后两排同学右边的③号位置拍到的;图3中可以看到教室的三扇窗户和坐在中间的同学,所以应该是在中间两排同学右边的②号位置拍到的。(2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教室平面图及“下面的……找到吗”的内容。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集体订正。教师强调:图2和图3这种看起来有点相似的图,判断时要注意观察细节。(3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模……说一说" 的内容。学生独立用棋子摆一摆或在教室里实际看一看进行情境模拟,看看我们的判断对不对,教师巡视指导。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4分钟)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 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1题。2.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2题。3.完成教材第44页“练一练”第1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亲自观察,使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看一看(一) 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4.1 看一看(一)(二)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