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2.能正确地计算两级混合运算。【方法指导】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2.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法是同一级,乘、除法是同一级。我们在计算一道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那么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两级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教材例2。师:图片上有几组酸奶?其中燕麦酸奶有几组?每组几盒?另一组酸奶有几盒?一共有多少盒酸奶?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方法一:分步计算,先算燕麦酸奶有多少盒,再算一共有多少盒酸奶。6×3=18(盒) 18+4=22(盒)方法二:列综合算式。6×3+4或4+6×3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两道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2.学习运算方法。师:你们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师:乘法指的是哪一部分?(6×3)第一步的脱式计算先算6×3=18,那么哪一个数没有计算要先抄下来?(+4或4+)教师边说边在乘法算式下面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强调:没有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6×3+4 4+6×3 ↓ ↓=18+4 =4+18=22 =223.小结计算方法。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能总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实战演练【例】先填一填,再列出综合算式。(1) (2)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解题点拨】先按指定的顺序计算,把每步的计算结果填在“ ”里。再根据计算过程列出综合算式,最后看列出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题意是否相符,验证列式是否正确。【规范解答】(1)64 40 8×8-24=40(2)5 17 12+30÷6=17【解题心得】此题列综合算式也可从最后入手,用倒推法列出综合算式。课堂巩固见教材课后练习和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并掌握了两级混合运算,知道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教学反思 对于计算的教学,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计算方法,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学生也能掌握。但这样的教学,学生仅仅是知道了结果,并没有真正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可倡导学生讨论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交流汇报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不断获取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