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掌握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加强对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以及小括号的应用训练。3.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运算题的结构特点,理清思路,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重点难点】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2.尝试用不同的思路解决同一问题。【方法指导】1.教学方法:讨论法。2.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把下面的每一组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1)45-40=5 5×4=20(2)35-28=7 14÷7=2(3)87-63=24 24÷6=4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出示例4:剪纸小组要剪96张窗花,第一天剪了14张,第二天剪了15张,还剩多少张没剪?(1)学生先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指导学生画线段图。(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绘制方法)步骤示范:①画一条线段表示总数(96张窗花),标出起点和终点。②在线段上标出第一天剪的14张,剩余部分继续标出第二天剪的15张。(2)分析解答。方法一:用总数先减去第一天剪的数量,再减去第二天剪的数量。课件展示:①第一天剪完后还剩多少张?96-14=82(张)②第二天剪完还剩多少张? 82-15=67(张)综合算式: 96-14-15=82-15=67(张)方法二:要求还剩的,用“总数-剪完的=还剩的”,需要先求出剪完的张数。①两天一共剪了多少张? 14+15=29(张)②还剩多少张? 96-29=67(张)综合算式: 96-(14+15)=96-29=67(张)(3)回顾反思。①两天剪的加剩下的,刚好等于总数。14+15+67=96(张)②为什么要在“14+15”外面加括号呢?生:因为如果没有括号,第一步先算96-14=82(张),第二步算82+15=97(张),与题意不相符。2.教学例5。(1)阅读理解,画线段图。学生仿照老师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2)分析解答。观察线段图,根据“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可以用减法算出小红做的朵数。8-3=5(朵)“小军做了多少朵花?”从线段图可知,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用乘法计算:5×2=10(朵)。课件展示教材上两种思考方法。两种思考方法都是先求出小红做的朵数。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8-3)×28-3=5(朵) =5×25×2=10(朵) =10(朵)(3)回顾反思。师总结:如果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要想好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3.教学例6。指导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生1:可以先求出红珠子和黄珠子分别能穿几条手链,再求出红珠子比黄珠子多穿几条手链。72÷8=9(条) 综合算式:72÷8-56÷856÷8=7(条) =9-79-7=2(条) =2(条)生2:还可以先求出红珠子比黄珠子多多少颗,再求出多的这些珠子可以穿成几条手链。72-56=16(颗) 综合算式:(72-56)÷816÷8=2(条) =16÷8=2(条)师:两种不同的思路解决了同一个问题。实战演练【例】三(1)班的同学排队做操,如果每行排6人,排成5行还缺2人。如果每行排5人,排成5行,还余下多少人?【解题点拨】不管怎样排队,总人数是不变的。先求出三(1)班共有多少人,再求出重新排队时这5行的人数,最后从总人数中减掉重新排队时这5行的人数,就是余下的人数。【规范解答】6×5-2=28(人) 28-5×5=3(人) 答:还余下3人。【解题心得】题中的数量较多,一定要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抓住“总人数不变”这个中间量列出算式再解答。课堂巩固见教材课后练习和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会用两种不同的思路解决同一个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画线段图,表示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使学生理解题意。学生通过对比综合算式,讨论并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路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解题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