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认识米(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认识米(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厘米和米
第2课时 认识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8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米尺和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2.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观察、比画等活动,深化对“米”的认识,逐步形成1米的实际表象。
4.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和测量在生活中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发展空间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谁愿意上来用尺子量一量黑板的长?
学生举手上台测量,发现用厘米尺量黑板的长太麻烦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尺和米。
师:那怎么办呢?我们用这把米尺试试。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发现量两次就量完了。
师介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2.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师:拿一把米尺,看看1米有多长。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老师分发的米尺进行感知,然后举手汇报:
预设1:我双臂的张开长度大约是1米。
预设2:1米大约到我的肩膀这里。
……
师: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思考,然后举手汇报:
预设1:课桌大约长1米。
预设2:家里电视机的长大约有1米。
预设3:教室门的把手距离地面的长度大约是1米。
……
3.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请大家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后,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得出1米=100厘米。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认识新的长度单位——“米”,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对于1米到底有多长心里是完全没有感觉的,因此我结合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仍不够,在操作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偷玩,不能做到认真听讲,这也说明我对课堂的预估不够充分,后续要多加注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