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备课】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2.3 乘加、乘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备课】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2.3 乘加、乘减(教案)

资源简介

【任务型备课】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任务型备课】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任务型备课】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2.3 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21页内容。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之后,教材编排了乘加、乘减算式题,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并在计算乘加、乘减算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另外,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可以为今后依据乘法口诀间的关系记忆乘法口诀作好方法上的准备。
本课时教材分以下3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个层次呈现了学生坐旋转木马的情境图并把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为学习新知提供素材。第二个层次让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并计算。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乘加,一种是乘减。第三个层次是指出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运算的顺序。在这里,教材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作要求,学生只要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先算乘法”即可。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及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运算。
2.经历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问题意识。
3.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并进行乘加、乘减间的改写。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情境与问题
1.看图列式并计算。
先说说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再计算。
2.导言:这节课学习《乘加、乘减》。
第二部分 探究与发现
1.情境问题引导(例3):
出示旋转木马图:3组各3人,1组2人,提问:“从图中看到什么?怎么求一共多少人?”
预设回答:有3组3人,1组2人,需要算总人数。
2.乘加方法探究:
提问:“先算相同的3组,再加上不同的1组,怎么列式?”
预设回答:3×3+2,先算3×3=9,再加2得11人。
3.乘减方法探究:
提问:“假设4组都坐3人,再减去多算的1人,怎么列式?”
预设回答:3×4-1,先算3×4=12,减1得11人。
4.运算顺序总结:
提问:“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预设回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第三部分 巩固与提升
1.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2题。
3.4×2+25= 4×3+12=
2×3+2= 2×2 4=
3×3 7= 4×3 2=
4.
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人?
5.你能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得数吗?
6×4-4=
口诀:
3×3+2×3=
口诀:
第四部分 总结与评价
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
2.学习评价
3.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2.2.3 乘加、乘减
3×4+2=14 3×5-1=14
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因为有了前面学习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分三个层次学习乘加、乘减,一步步引导学生写出乘加、乘减算式。再让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时,要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循序渐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