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任务型备课】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任务型备课】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任务型备课】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1 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P20、21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它与厘米关系,会换算,会用毫米测量。2.培养观察、操作、推理能力,发展估测能力。3.激发数学兴趣,培养耐心观察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会 进行毫米和厘米的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第一部分 情境与问题1.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 m和1 cm的长度吗?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吗?导言:这节课学习《毫米的认识》第二部分 探究与发现1.活动一:我是测量小能手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1)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2)小组交流你的测量结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①量出的长是26厘米。量出的宽不是整厘米数,比18厘米多一些(多4小格),大约是18厘米。②厚度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③量出的宽不是整厘米数,厚度不到1厘米,该如何准确表示呢?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2.活动二:我是探究小达人(1)1毫米有多长?在直尺上,1厘米中的1小格表示1毫米。观察自己的直尺,找1毫米的小格,并用手指一指。(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在尺子上任选1厘米,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厘米=10毫米(3)现在你知道如何用毫米记录数学书的宽和厚了吗?读测量结果时,先看整厘米数,再数有几小格,有几小格就是几毫米,并记作(18)厘米(4)毫米。3.用尺子画出8毫米的线段。先估一估数学书大约几页是1毫米,再实际量一量。6 ~ 7页数学书大约是1毫米。4.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吗?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毫米。5.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1粒芝麻大约宽1毫米。6.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气象台用毫米作单位说明降水量。玻璃的厚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第三部分 巩固与提升1.教材第21页做一做。2.教材第24页思考题。第四部分 总结与评价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2.学习评价3.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板书设计】3.1 毫米的认识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在直尺上,1厘米中的1小格表示1毫米,1厘米=10毫米。【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