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任务型备课】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任务型备课】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任务型备课】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1.1 口算乘法【教学内容】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P40.例1、例2。 【教学目标】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的口算算理,发展推理意识。3.经历探索口算乘法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教学过程】第一部分 情境与问题1.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问题1:瞧,游乐园里可真热闹啊!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自由汇报。问题2: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导言:这节课学习《口算乘法》。第二部分 探究与发现1.例1:坐过山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预设:求3个20是多少20×3思考:(1)20×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这个算式可以表示20个3吗?(3)这个算式该如何计算呢?2.解决问题:方法一:利用乘法的意义转化成加法口算把20×3看作3个20相加。20+20+20=6020×3=60方法二:利用表内乘法口算2个十 2个十 2个十20是2个十,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2个十×3=6个十思考: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计算20×3时,可以先转化为表内乘法,口算出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①先算2×3=6②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3.对比: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预设:我喜欢方法二。当加数个数比较多时,用方法一口算不方便,方法二既方便又快捷。4.想一想:200×3 =①先算2×3=6②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5.用2×3=6 还可以计算哪些算式呢?试着写一写吧!预设:2×3个十=6个十 2×30=602×3个百=6个百 2×300=600强调:①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对应的计数单位虽然不同,但它们乘一位数时都是先用计数单位的个数乘一位数。②即先把 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 0。5.例2:坐碰碰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提问:这个算式该如何计算呢?6.探究口算方法方法一:利用乘法的意义转化成加法口算。把12×3看作3个12相加。12+12+12=3612×3=36方法二:借助数的组成口算。12=10+210×3=30 3个十2×3=6 6个一30+6=36 10×3=30 2×3=6强调:将12分成一个十和2个一,先算一个十乘3,再算2个一乘3,最后将两次相乘的积相加。想一想:12×4 =10×4=4012×4 40+8=482×4=8提问:对比12×3和12×4的计算方法,试着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预设: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分成的两个数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第三部分 巩固与提升1.教材第40页做一做。2.教材第41页练习八第2题。3.教材第41页练习八第5题。4.教材第42页练习八第9题。5.教材第42页练习八第12题。第四部分 总结与评价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2.学习评价3.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板书设计】4.1.1 口算乘法20×3=6020是2个十,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2个十×3=6个十2个十 2个十 2个十12=10+210×3=30 3个十2×3=6 6个一10×3=30 2×3=6 30+6=36【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