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结余多少钱(1)(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结余多少钱(1)(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大数加与减(二)
第3课时 结余多少钱(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 ~ 33页例题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结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很多的城市,这些城市建筑宏伟,交通便利,这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付出的 “城市魔法师”—— 进城务工人员。在2022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九千五百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
二、探究新知
1.解决八月结余问题。
【课件出示】
师:从上面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与同伴说一说。
预设:虎子的爸爸妈妈也进城务工去了,他们每月都寄回800元生活费给家里。奶奶每月补助能领取185元。
师:虎子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你能算出他们八月节余了多少钱吗?可以试着用画图的方法表达题意,再列式计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画图,再小组讨论,讨论完成后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及时纠正和补充。
预设1:
先算每月收入多少元,再减去八月花掉的钱,就是八月结余的钱。
每月的总收入是185+800,八月花掉的钱数是745,列综合算式是185+800-745,先计算185+800,就是说这道题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预设2:
先用父母寄回的钱减去花了的钱,再加上奶奶领取的补助钱,就是八月结余的钱。父母寄回800元,八月花掉了745,结余的钱是800-745,再加上奶奶领取的补助185元。列综合算式是800-745+185,先计算800-745,就是说这道题也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解决九月、十月结余问题。
师: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先求出十月结余多少钱,再加上九月结余的,就是两个月一共结余的钱。
师:画图表达题意,再列式计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画图,再小组讨论,讨论完成后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及时纠正和补充。
预设1:
十月节余的钱数:260-30=230(元)
一共节余的钱数:260+230=490(元)
预设2:
师:列式时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
师:因为这里要先计算的是十月的结余,也就是先算260-30,在综合算式中260-30是在后面,所以需要加上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你能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了吗?
预设: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三、练一练
1.完成教材第34页第1~ 2题。
2.看图列式计算。
3.某服装店举行周年庆活动,妈妈选中了一件320元的外套和一条258元的裤子。妈妈实际要付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结余多少钱(1)
答:八月节余了240元。
答:九月、十月两个月一共节余了490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借助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收支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思考。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加减混合运算,并用来计算结余。
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引导学生用画图清晰表达数量关系时,部分同学遇到困难,我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后续我会在课前增加对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简单铺垫练习,逐渐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