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捐书(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捐书(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大数加与减(二)
第1课时 捐书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例题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
2.经历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
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书籍被看了一遍后便闲置了。与此同时,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孩子们却因缺乏足够的书籍而无法满足对知识的渴望。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主题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们正在干什么?
预设:他们在进行捐书活动。
师:为了让闲置的书籍重新焕发生机,为了给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希望,育英小学举办了一场捐书活动。
二、探究新知
1.获取已知信息。
【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从表格中可以知道,三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书123本、95本和116本,四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书108本、104本和96本。
2.估算两个年级各自捐书数量。
师:两个年级大约分别捐了多少本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把三年级各班捐的书加起来,把四年级各班捐的书也加起来,这样就知道了。
师:再读一遍题,想一想,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
预设:题目中问大约捐了多少本书,那就是说可以不用精确计算,可以先大致估一估。
师:同学们非常会动脑筋,这里是求大约捐的本数,不是求准确的本数,用估算更简便一些,请你试着估一估。
学生先独立尝试估算,接着在小组内与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再集体交流。
预设1:我把这些数都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往小一点估,三(1)班捐书约120本,三(2)班捐书约90本,三(3)班捐书约110本。三年级共捐书大约:120+90+110=320(本)。四(1)班捐书约100本,四(2)班捐书约100本,四(3)班捐书约90本,四年级共捐书大约:100+100+90=290(本)。
预设2:我也把这些数都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我往大一点估,三(1)班捐书约130本,三(2)班捐书约100本,三(3)班捐书约120本。三年级共捐书大约:130+100+120=350(本)。四(1)班捐书约110本,四(2)班捐书约110本,四(3)班捐书约100本,四年级共捐书大约:110+110+100=320(本)。
……
师:估算是比较灵活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数估大或者估小。
3.学习连加的计算方法。
师:三年级具体捐了多少本书呢?
预设:这回就要准确计算了,把三个班捐的具体本数加起来就是三年级捐的总本数。列式为123+95+116。
师:你会计算吗?
学生先独立计算,接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再举手汇报结果。
预设1:我用口算,100+100+100=300,23-5+16=24,300+34=334。
预设2:我用脱式计算。
师:像这种连加计算,能不能写一个竖式计算呢?
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
……
师:三个数相加,写一个加法竖式计算时因为每次加的数较多,所以更要仔细,进位的数千万不能忘记,还有,一定要养成计算完检查的习惯。
学生对自己的计算进行再次检查。
师:刚才两种竖式计算方法你更喜欢哪种呢?为什么你喜欢这种方法?这样写竖式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1:我喜欢把三个数列出来一起加,这样计算更简便。
预设2:我喜欢列两个竖式,这样不容易出错。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三年级的捐书情况,现在来看看四年级同学一共捐书多少本,在小组里完整地说说题意,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里说题意,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1:108+104+96=308(本)
预设2:我发现104和96正好能凑成200,我把这两个数写在一起,方便计算。
师:非常好!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在计算时,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察,能简便计算的的简便计算。现在,你能总结一下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了吗?
预设:三位数连加,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数加起,哪一位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练一练
1.完成教材第29页第1~3题。
淘气家到学校有585米,今天他去学校,走了160米后想起忘了带数学书,于是他原路返回。当他走到学校时,一共走了多少米?
3.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捐书
123+95+116=334(本)
答:三年级共捐书334本。
108+104+96=308(本)
答:四年级共捐书308本。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基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主要依靠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先通过独立思考进行演练,再全班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这样既可以学会很多种计算方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