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测量(一)第1课时 教室有多长【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能用一定的方式表达测量结果。2.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充分体验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学会正确表达和交流测量结果。难点:感受不同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初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马上就要到国庆节了,老师想买些拉花布置教室,你们知道自己的教室有多长吗?(教室的长指从前到后的长度。)你们能帮老师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吗?二、探究新知1.确定测量工具。师:怎么量教室的长度?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来测量教室的长度。预设1:用身边的物品量一量。预设2:可以用笔或文具盒量。预设3: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2.实际测量。(1)尝试测量。师:现在大家就来量一量教室有多长吧!【课件出示】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测量,师巡视指导,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呈现:师:观察这两组同学的测量过程,这两种测量方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预设1:第一个测量中书摆斜了。预设2:第二个测量中笔的长短不一样。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他们测量中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测量结果不准确,在测量中要尽量避免。(2)再次测量。师:小组合作,再次量一量,量的时候记得做好标记,将测量工具和结果记录在表中。【课件出示】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教室有多长? 预设1:我们用尺子测量,教室有37把尺子长。 预设2:我们用文具盒测量,教室有35个多文具盒长。 …… 教师将各小组的测量结果进行展示。 师:观察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不一样。师:有两组同学都是用脚进行测量,为什么结果不一样?预设:因为脚的大小不一样。师:大家都非常善于发现总结,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结果也不一样。4.小结归纳。师:结合测量教室的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想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预设1:量的时候要直直地摆,不能有空隙。预设2: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不一样。预设3:教室比较长,要用长一点的工具测量。……三、巩固运用1.选一选。(1)下面哪种工具适合测量教室的长度?( )①橡皮 ②课桌 ③ 铅笔(2)用“拃”测量课桌宽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 )①每次“拃”的大小可以不同 ②从课桌中间开始测量③每一“拃”的起点紧贴前一“拃”的终点(3)用数学课本测量黑板长度时,哪种操作是错误的?( )①每次移动课本时随意摆放 ②每本书紧挨着摆放,不留空隙③从黑板左端开始测量(4)用“脚”和“数学课本”分别测量教室的长度,结果会怎样?( )①结果完全相同 ②用“脚”测得的结果更大③用“课本”测得的结果更大2.看一看,填一填。铅笔大约有( )个 长。铅笔大约有( )个 长。3.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度,并记录下来。4.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去测量。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室有多长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结果也不一样。【板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测量活动,亲身体验了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的多样性,在交流汇报中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不够细心,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