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第1课时 混合运算(1)【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相关内容。【核心素养目标】1.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2.借助具体的问题情境,逐步学会列需要用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3.在解决问题和计算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考过程,逐步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难点:理解和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师: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预设:公交车上原来有24人,到站后,下去13人,上来18人。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1】1.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师: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呢?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举手汇报:预设1:我这样列式。先算到站下去13人后公交车上的人数:24-13=11(人)。再算上来18人后公交车上的人数:11+18=29(人)。预设2:还可以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24-13+18=29(人)师:这样的算式你们见过吗?预设:见过。师介绍:像24-13+1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你还记得以前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这样的算式吗?预设: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认识脱式计算。师:以前我们是在算式的末尾直接写出得数,其实像这样的综合算式,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24-13+18=11+18=29(人)这就是脱式计算,计算的时候要注意:“=”要写在算式下面,要往前一些并且上下对齐。3.感受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课件出示】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尝试计算,然后举手汇报:这个算式只有乘法和除法,就跟 上面那个算式只有加法和减法一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15÷5×7=3×7=21师: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吗?预设:是的,从左往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如果学生不会,教师直接讲解运算顺序。)4.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课件出示】师: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呢?预设: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师完善补充: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在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我们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7页上面的“做一做”。2.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混合运算(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的是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但是对于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不清楚的。基于此,课堂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自学、回忆旧知,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综合算式”的概念,并介绍脱式计算。关于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直接给出了算式,让学生尝试用脱式计算,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自主进行迁移,认为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计算经验后,我告诉学生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并引导学生梳理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总体而言,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学生配合度也比较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