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一单元课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课时 一课时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处理进位问题。经历探索进位乘法笔算过程,发展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体会转化与数形结合思想。运用进位乘法解决“客车载客”等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实用性,增强应用意识。教材分析 教材以“客车载客”为情境,引出38×2,呈现口算、竖式两种方法,突破“个位相乘满十向十位进位”的难点,是不进位乘法的延伸,为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奠基,完善乘法运算体系。教材在编排上遵循“情境导入→算理探究→算法总结→应用巩固”路径。先以真实问题引发需求,借拆分法理解算理;再通过竖式规范进位书写,强调“进位1要参与十位计算”;最后以“议一议”“试一试”深化对进位规则的掌握,体现知识螺旋上升。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不进位乘法和表内乘法,对乘法意义、数位概念有认知,但“进位”是新挑战,需理解“个位满十进1到十位”的算理,避免遗漏进位或十位计算错误。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能理解拆分法算理,但将进位过程抽象为竖式书写时,需教师引导突破;通过操作、类比可掌握算法,但精准表述进位规则仍需训练。学生对“客车载客”生活情境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但独立处理进位细节(如进位1的记录与使用)时易出错,需丰富实例强化认知。核心素养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准确处理进位,提升运算准确性、速度。2.从拆分法推理出竖式进位原理,培养逻辑推理能力。3.理解“进位乘法”模型,把握“个位满十进1,十位运算要加进位”的本质,建立数学模型。4.运用进位乘法解决“载客总数”等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关联,主动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尤其是个位相乘满十向十位进位的过程。教学难点 掌握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规范书写竖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圈一圈,填一填。2.算一算。师: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对应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上课前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快来猜猜看!课件出示:轮子转呀转,身子大又宽,载客跑路上,出行它相伴。(打一交通工具)师竖起大拇指,说:哇,大家太厉害啦!就是客车!看,校园外开来了几辆客车。课件出示:师:这些客车要送乘客去游玩,里面藏着好玩的数学问题!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当解开客车里的数学秘密? 学生积极抢答,猜出:“客车”“公交车”等答案。学生:想。 通过猜交通工具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探究1:探究38×2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师:请大家观察上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获取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师:那38×2怎样计算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师巡视,然后提问:谁来分享你的算法?师:还可以怎么计算?师:非常好!拆分法能让我们清楚看到计算过程,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8×2=16,出现了进位的情况,这和之前学的不进位乘法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师:除了用加法、拆分法计算,还可以怎么计算? 师:用竖式计算38×2,怎样对位?课件出示:师:怎样计算?师强调:为了避免漏加进位的数,我们可以把进位的1写在个位和十位之间,要写得稍小一点。课件出示:师:积的十位上应该写几?展示:师:大家看,结果是76,和拆分法的结果一致。在课本上写出答案,并完善答语。师:进位时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在这个计算过程中,进位是很关键的一步。个位相乘满十,就要向十位进 1,计算十位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这就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区别,大家要特别注意。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有2辆客车,每辆车限载乘客38人。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最多可以载乘客多少人?学生:要求最多可以载乘客多少人,就是求2个3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算式是38×2。学生独自计算。学生:38×2表示2个38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38+38=76。学生:还可以把38拆分成30和8,8×2=16,30×2=60,16+60=76。学生: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学生:相同数位对齐,8和2对齐。学生:个位2乘8得 16,向十位进1,个位写6。学生:十位2乘3得6,加上进位的1得7,十位写7。学生完善算式和答语。学生自由说说。 以客车载客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自然引出“38×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激发探究欲。通过“列式——计算”,完整经历解决问题流程,强化乘法意义理解。鼓励学生用加法、拆分法尝试计算,逐步引出竖式计算。对比不进位乘法,突出“进位”这一新知点,让学生感知知识生长。竖式教学中,强调进位书写、十位计算加进位数,突破“进位处理”难点,掌握算理算法。探究2:试一试课件出示:试一试7×63= 35×9= 426×2=师:现在小组合作,用竖式计算课本“试一试”的题目,计算时,重点关注进位的处理,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看看有没有错误,互相帮助纠正。师巡视指导,然后提问:用竖式怎样计算7×63?展示:师:非常好!35×9呢?展示:师:现在难度升级,看看426×2怎么用竖式计算?展示:师: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师: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把计算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记忆口诀笔算乘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是关键。个位起,依次乘,积满几十就进几。后面进位前面加,前面未进就落下。 学生小组合作计算。学生:计算7×63,把63写上面,7和3对齐,个位7乘3得21,向十位进2,个位写1;十位6乘7得42,加上进位的2得44。学生:个位9乘5得45,向十位进4,个位写5;十位9乘3得27,加上进位的4得31。学生:个位2乘6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十位2乘2得4,加上进位的1得5,十位写5;百位2乘4得8,百位写8。学生1:个位相乘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学生2:计算十位时,要加上进位数。学生齐读。 通过“试一试”的不同位数乘法,让学生迁移进位乘法方法,强化“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满几十进几、前一位加进位数”的规则,完善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体系。编写记忆口诀,将抽象计算方法转化为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规范计算步骤,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兴趣。探究3:课堂活动师:你瞧,老师带来两个小伙伴,他们要和咱们玩“你说我算”的游戏,一起回顾有趣的乘法拆分,好不好?课件出示:1.你说我算。师:咱们先模仿这两个小伙伴,老师说算式,你们用拆分法计算。比如37×3,谁来试试?师:太棒啦!拆分魔法用得很熟练。再换一个,25×2,谁来?师:现在小组内互相玩“你说我算”,一人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其他人用拆分法计算,然后交换。注意说清楚拆分的整十数、一位数,以及每一步的乘法和加法!师巡视,倾听并指导。师:接下来看“月饼图”,每筒10个月饼,散落的有8个,1筒加8个就是18个,有3组这样的。怎么用拆分法算18×3?课件出示:1.填一填,议一议。师:对啦!结合图看,3个10筒是30个,3堆8个是24个,合起来54个。那用竖式怎么验证?师:看小棒图,左边3捆加6根是36根,有2组。用拆分法算36×2。课件出示:师:竖式验证一下。师:最后一组小棒图,大家先观察,每堆小棒怎么组成的?能编一个乘法算式吗?课件出示:师:太棒!用拆分法计算34×3。师:竖式计算呢?师:拆分法能让我们清楚看到“把复杂乘法变简单加法”的过程,竖式是更简洁的写法。 学生:把32拆成30和2,30×3=90,7×3=21,90+21=111。学生:25拆成20和5,20×2=40,5×2=10,40+10=50。学生小组互动。学生:把18拆成10和8,10×3=30,8×3=24,30+24=54。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展示反馈:先算个位8×3 = 24,个位写4进2;再算十位1×3 = 3,加进位2得5,结果54,和拆分法一致。学生:36拆成30和6,30×2=60,6×2=12,60+12=72。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展示反馈:个位6×2 =12,进1写2;十位3×2 =6,加进位1得7,结果72,正确。学生:每堆是3捆加4根,共34根,有3堆,算式是34×3。学生:34拆成30和4,30×3=90,4×3=12,90+12=102。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展示反馈:个位4×3=12,进1写2;十位3×3=9,加进位1得10,满十进1,结果102。 “你说我算”游戏,以趣味形式复习拆分法,巩固计算思路,同时增强学生表达与倾听能力。结合月饼图、小棒图,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拆分法与竖式的联系,深化算理认知。让学生观察小棒图编乘法算式,从“被动计算”转为“主动创造”,提升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强化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四、变式 师生互动,变式深化探究4:灵活应用师:现在老师变一变题目,如果有3 辆这样的客车,最多可以载乘客多少人?该怎么算?课件出示:师:谁来说说?师:那用竖式计算呢,谁来试试?师:哇,你连进位到百位都考虑到了,真厉害!再变一变,如果每辆车限载45人,2 辆车最多可以载多少人?师:怎么列式?你们又是怎么计算的?师:不错!那要是每辆车限载56人,3 辆车呢?师:太精彩啦!同学们,通过这些变式练习,咱们更熟练地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遇到进位要注意进几就加几,可别忘记啦!以后遇到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就能轻松解决。 学生列算式计算。学生:算式是38×3 ,30×3 = 90,8×3 = 24,90 + 24 = 114。学生:个位3×8=24,进2写4;十位3×3=9,加进位2得11,满十进1,结果114。学生独自完成。学生1:算式是45×2 ,40×2 = 80,5×2=10,80+10 = 90。学生2:我用竖式计算,个位5×2=10,进1写0,十位4×2=8,加上进位的1是9,结果90。学生1:算式是56×3,50×3=150,6×3=18,150+18=168。学生2:我用竖式计算个位6×3=18,进1写8,十位5×3=15,加上进位的1是16,写6进1,结果168。 从“增加车辆数”到“改变限载人数”,分层设计变式题,梯度提升学生应对复杂进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追问“怎么列式、怎么计算”,引导学生清晰表达思路,强化 “进位处理”的关键步骤,让学生在变式中熟练算法、深化理解,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五、尝试 尝试练习,巩固提高1.送小兔回家。 2.照样子,填一填。 3.你知道蜜蜂采的是几号花吗?填一填。4.保利电影院一张成人电影票的票价是88元,儿童票的票价是成人的一半,王老师带6个小朋友一起去看电影,购买电影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5.一个两位数与7 相乘的积大约是490,这个两位数与7 相乘的积最小是多少 最大呢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六、提升 适时小结,兴趣延伸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大家总结得很全面!拆分法理解算理,竖式计算简便实用,两种方法都要掌握,根据题目灵活选择。 学生1:我会用拆分法和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了。 学生2:我还知道计算十位时,要加上进位数。 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运用过程三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全面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启发学生用类比或迁移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38×2=76(人) 8×2=16 30×2=60 16+60=76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业设计(课外练习) 基础达标:1.用竖式计算。28×2= 24×3= 47×3= 49×3=2.算一算,填一填。能力提升:1.盒子里有18个白球,黄球的个数是白球的6倍,黄球有多少个 2.一杯水连杯重375克,半杯水连杯重288克,一个空杯重多少克 拓展迁移: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例子,用今天学的方法解决,明天咱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通过生活情境导入、多元探究、趣味互动、分层变式,让学生掌握算理算法。优势在于:情境贯穿,以客车、月饼、小棒等场景驱动,让数学“接地气”;方法联动,拆分法、竖式法、儿歌辅助,多维度突破进位难点;互动多元,游戏、编题、变式练习,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升课堂活力。不足在于:时间把控,探究 3 中编题、互动环节耗时较多,导致后续变式练习深度不足;个体关注,小组活动中,少数基础弱的学生对“连续进位”理解慢,帮扶不够及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除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会运用数描述生活情境中事物的特征,逐步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常见数量关系:总量=分量+分量、总价=单价×数量;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计算两位数乘除三位数。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能选择合适的单位通过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聚焦“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整数乘法运算的基础内容。教材以校园生活场景(打军体拳、操场跑步、乒乓球数量、客车载客等)为依托,从“0 和任何数相乘”的特殊情况入手,逐步展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含进位、连续进位),以及乘法在实际问题(会议室座位、铺地砖、垃圾分类建设等)中的应用。通过多样化的计算方法探究(如加法推导、数的组成拆解、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算理,掌握算法,培养运算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多位数乘法学习奠定基础。(三)学生认知情况学生已掌握表内乘法,对乘法意义有基本理解,但面对“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拓展(如涉及0的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存在算理理解和算法运用的挑战。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整十数乘一位数,可借助数的组成理解,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易出现数位对齐错误、进位遗漏等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提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运算方法的能力,需通过丰富实例与练习,逐步实现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杂的运算与应用能力提升。二、单元目标拟定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能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理解算理。2.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3.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明确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策略。4.通过操作、讨论、推导等活动,经历乘法算理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发展运算思维。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提取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建模思想。6.感受乘法在校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2.熟练运用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列竖式计算。3.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准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计算策略。(二)教学难点1.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确保计算准确。2.解决复杂实际问题时,灵活提取信息、分析关系,选择最优解法。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2022版数学新课标》提出:“能够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运算的问题,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运算能力有助于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特点如下:1.情境串联,贴近生活以“校园生活”为主线,串联打军体拳、操场跑步、乒乓球计数、客车载客、会议室座位、铺地砖、垃圾分类建设等场景,将乘法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环境,让数学学习具有现实意义,便于理解乘法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动力。2.算理直观,方法多元注重通过直观手段理解算理: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呈现“20×4= 20+20+20+20”“2个十×4=8个十”;笔算时,展示“12×4拆分为2×4和10×4再相加”的过程。提供多样化算法,尊重学生差异,助力构建个性化运算体系。3.梯度递进,螺旋上升知识编排从简单到复杂:先特殊乘法,再整十、整百数口算,接着两位数、三位数笔算,最后综合实际问题。逐步拓展运算难度与应用场景,契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实现能力螺旋提升。4.问题驱动,思维拓展设置“问题提出——解决——变式”链条,引导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分析关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拓展应用”全过程,培养问题意识与思维深度,强化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1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有关0的乘法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应用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1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1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1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乘加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铺地砖 1解决乡村建设中的问题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1.1《有关0的乘法》 目标: 熟练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准确进行相关乘法运算,提升运算准确性。 探究1:探究0的加法与乘法 → 探究2:0与数相乘 → 探究3:灵活应用 → 1.能通过加法算式过渡到乘法算式,理解求几个0相加的和是0。 2.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乘法,并总结出0和任何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能反向验证发现的规律。1.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目标: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准确进行计算,提升运算的速度与准确性。 探究1:探究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 探究2:试一试 → 探究3:课堂活动 → 探究4:生活应用 → 1.能用数的组成和乘法口诀等多种方法计算20×4。 2.能计算“试一试”中的三道题,并发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共性。 3.能按要求完成课堂活动中的问题,强化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4.能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3《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应用》 目标: 熟练运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能否跑完一圈”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探究1:解决“小兰5分能否跑完一圈” → 探究2:解决“小东5分能否跑完一圈” → 探究3:生活应用 → 1.能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小兰跑的总路程,再比较判断能否跑完一圈。 2.能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小东跑的总路程,再比较判断能否跑完一圈。 3.能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4《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目标: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探究1:探究12×4的计算方法 → 探究2:试一试 → 探究3:课堂活动 → 探究4:灵活应用 → 1.能用拆分法、竖式等多种方法计算12×4。 2.能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3.能用竖式计算3×32,知道乘法竖式中乘数的书写规范以及乘法竖式和加法竖式的注意事项。 4.能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灵活解决实际问题。1.5《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目标: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准确处理进位,提升运算准确性、速度。 探究1:探究38×2的计算方法 → 探究2:试一试 → 探究3:课堂活动 → 探究4:灵活应用 → 1.能用拆分法、竖式等多种方法计算38×2。 2.能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 3.能按要求完成课堂活动习题,会用拆分法、竖式计算。 4.能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灵活解决实际问题。1.6《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目标: 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准确、规范进行计算。 探究1:探究598×4的计算方法 → 探究2:试一试 → 探究3:课堂活动 → 探究4:灵活应用 → 1.能用拆分法、竖式等多种方法计算598×4。 2.能用连续进位乘法解决买乒乓球的问题,并说出连续进位注意事项。 3.能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乘法。 4.能利用连续进位乘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1.7《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目标: 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准确、规范进行计算,尤其是中间0参与运算的步骤。 探究1:探究102×3的计算方法 → 探究2:试一试 → 探究3:课堂活动 → 探究4:灵活应用 → 1.能用拆分法、竖式等多种方法计算102×3。 2.能用竖式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3.能运用知识找错、析因,并改正。 4.能利用学习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1.8《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目标: 熟练掌握乘数是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快速地进行竖式计算。 探究1:120×9计算方法 → 探究2:试一试 → 探究3:课堂活动 → 探究4:灵活应用 → 1.能用拆分整十数、竖式计算120×9。 2.能用喜欢的方法计算,并交流计算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方法。 3.能计算对比算式,并通过讨论总结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4.能利用学习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1.9《乘加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 经历“搜索——提问——解决——变式”全流程,学会用乘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1:会议室座位问题 → 探究2:三年级座位够坐吗 → 探究3:课堂活动 → 1.能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分步求出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2.能利用先求总量、再比较判断三年级座位够坐吗。 3.能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集邮册、营养早餐问题。1.10《铺地砖》 目标: 运用估算、乘加运算解决“地砖够不够”“总费用”等实际问题,掌握“往大估”的估算方法。 探究1:探究“1600块地砖够铺5间会议室吗”→ 探究2:探究“铺5间会议室的总费用大约是多少” → 探究3:灵活应用 → 1.能用估算解决问题,理解“往大估”的合理性。 2.能用估算和精确计算解决问题,并正确区分精确与估算的应用场景。 3.能利用学习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1.11《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目标: 能根据实际问题,运用乘法运算解决垃圾分类收集点垃圾桶购买费用、卫生公厕外墙粉刷费用等问题,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探究1:探索“垃圾分类收集点”相关数学问题 → 探究2:探究“公厕外墙粉刷”数学问题 → 探究3:灵活应用 → 1.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垃圾分类收集点的问题。 2.能用三位数乘一位数解决公厕外墙粉刷的问题。 3.能利用学习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西师大版三上1.5《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案).doc 西师大版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整体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