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课时 分类与整理(3)课题 分类与整理(3) 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页例3及“做一做”的内容。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过程,在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后,还可以再分。2.分类的顺序可以不同,多标准逐层分类后,最后的结果都相同。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了解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不同标准对物体分类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按不同的标准逐层分类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纽扣。教 学 过 程 备 注一、情境展示,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手中的这些零散的扣子,并说一说,这些扣子可以怎样分类?预设1:可以按形状分类。预设2:可以按颜色分类。教师:还可以按什么分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板书:分类与整理(3))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教学例3。(1)出示课件例3。(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丽丽不小心打翻了纽扣盒。这些纽扣可以怎样分类?小组讨论,怎样分类?用你喜欢的方式分一分吧!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分类?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你们小组的结果。(教师指名回答)学生1:可以按形状分。(出示多媒体课件) 教师:上面的分类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学生2:还可以按颜色继续分。(出示多媒体课件) 教师:第二次分类的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学生3:我认为还可以按扣眼数量分,最后分成了8类。(出示多媒体课件) 教师:回顾分类过程,对比分类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学生1:我发现按一定标准分类后,还可以再分。学生2:我发现还能按照不一样的分类顺序继续分,如:颜色→形状→扣眼数量,或扣眼数量→形状→颜色等。学生3:我发现不管按什么顺序分类,最后都分成了8类。学生4:我还发现最终的分类结果都是一样的。课堂小结:教师:像这样逐层分类后,更方便使用纽扣。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后,还可以再分。逐层分类的事物,不管按什么顺序分类,最后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三、当堂训练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1)先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分类过程。(2)教师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布置作业教科书P8“练一练”第5题,P9第7题。 事物之间有几种不同的属性,就有几种分类标准。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深记忆。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3)①形状→颜色→扣眼数量②颜色→形状→扣眼数量 都分成了8类,分类结果都一样。……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分类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单一标准到多标准的分类过程,逐步发现分类的层级概念,有个别同学分类时会出现逻辑混乱,加强训练,提供多种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