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了解你的好朋友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了解你的好朋友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了解你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调查目标设计合理的调查表,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2.能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3.经历“设计调查表→开展调查→整理分析→反思改进”的完整过程。
4.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学会用数据支持结论,增强数据意识。
5.增进对朋友的了解,体会友谊的珍贵。
6.树立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设计有效的调查表,学会分类整理和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提出合理建议,反思调查过程的不足。
【教学准备】
调查表模板、彩笔、白纸。
学生课前思考:想了解朋友的哪些情况?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一、情境导入
1.情境讨论。
师:你有好朋友吗?他们在你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你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吗?
展示教材情境图:和朋友一起看书、打乒乓球、看电视、做志愿者等场景。引出主题“了解你的好朋友”。
2.明确任务:通过设计调查表,收集和分析数据,更科学地了解朋友。
二、探究新知
第一环节:设计与调查。
1.确定调查内容。
师:同学们,你想了解好朋友的哪些情况?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生1:我想了解好朋友的兴趣。
生2:我想了解好朋友的生活习惯。
生3:我想了解好朋友的生日。
生4:我想了解好朋友每天运动的时间。
生5:我想了解好朋友最喜欢的颜色和课程。
生6:我想了解好朋友的兴趣爱好(如唱歌、看书、画画等)。
生7:我还想了解好朋友每天在家的一些情况。
2.设计调查表。
师:要想了解这些内容,我们需要设计调查表。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设计表格能清晰反映调查内容?
师展示教材中学生设计的案例(三种调查表)。
师分析优缺点。
优点:
案例2:用勾选式调查兴趣(如喜欢唱歌、看书、画画)非常直观;
案例3:分段记录时间(如课外阅读、运动、家务时长)非常清晰。
缺点及改进建议:
(1)问题需具体,避免模糊(如将“喜欢的运动项目”细化为“篮球、跳绳、跑步等”)。
(2)选项设计要全面(如增加“其他”选项)。
3.实践任务。
(1)学生独立设计调查表,小组内互评优化。
(2)强调注意事项:尊重隐私,不强制回答敏感问题(如体重)。
(3)跨班级,跨学校调查需利用课余时间。
第二环节:整理与分析。
1.数据整理方法。
师:你的调查完成了吗?请大家分组讨论怎样整理和分析得到的数据?
生:我们分类整理,按兴趣、时间分段、出生月份等分类统计。
如出生月份:统计每月过生日的人数。
运动时间:分段统计“30分以内”“30分~60分”“60分以上”。
2.数据分析与结论。
师: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你了解到好朋友的哪些情况?
学生分享发现:
(1)我的5位好朋友中,3人每天运动超过30分钟。
(2)我的好朋友中,喜欢篮球的有5人。
(3)我的好朋友中,身高比我高的有1人。
(4)我的好朋友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师引导学生思考:
(1)根据数据提出建议(如建议运动不足的朋友多锻炼)。
(2)如何分享结果(如制作图表,口头汇报)。
第三环节:反思与评价。
1.反思改进。
师:同学们,你们在调查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改进?
问题示例:(1)朋友填写不认真→可提前向朋友强调调查的意义。
(2)选项设计不全→增加“其他”栏。
2.拓展思考:你还想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如好朋友的压力来源、周末活动偏好)。
3.情感升华。
通过数据,我们更科学地了解朋友,也让友谊更深厚。
三、巩固练习
重新设计调查表,再一次填写调查表,更加详尽地了解你的朋友。
四、课堂小结
1.总结流程:设计调查表→开展调查→整理分析→反思改进。
2.强调重点:数据需真实,分析要客观,建议需合理。
五、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课时的练习。
了解你的好朋友
1.调查表设计:明确目标(如兴趣、习惯、时间),选项具体、全面。
2.数据整理:分析统计(如分段、分项目)。
3.分析建议:发现规律→提出建议(如运动、学习)。
4.反思:尊重隐私、改进方法。
  本节综合实践课,通过真实情感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在实践中掌握调查与分析方法,体会“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性,同时深化对友谊的理解。学生通过真实调查增强实践能力,设计调查表时展现创意。数据分析环节引发对朋友生活习惯的深入思考。本课时将数学统计与综合实践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