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课 题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授课人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动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许多感性认识,对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结构也有一定了解,但对完成运动的各结构的协调配合及完成运动过程中各系统的协调配合认识不深。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坚持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适当加入推理判断,让学生体会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素养目标 【科学思维】从宏观上认识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从微观上理解神经系统支配下运动产生的机制,掌握屈肘和伸肘时骨骼肌的配合方式。 【探究实践】1.解剖鸡翅,找到白色的肌腱,观察它与肌肉和骨的连接情况。2.制作肌肉牵引骨运动的模型,理解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生命观念】体验屈肘、伸肘过程中肌肉状态的变化,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态度责任】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学重点 1、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 2、理解骨、关节、肌肉和神经系统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教学难点 1.理解骨、关节、肌肉和神经系统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2.使学生认识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程 导入 【播放视频】球员们在球场上奔跑、跳跃、投篮,动作是矫健而流畅,尤其是那一个个漂亮的投篮动作,精准又帅气。 【提问】球员们完成这些复杂而又快速的动作时,身体里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协调配合的呢?是不是仅仅靠我们能看到的肌肉在动呢? 【讲述】打篮球的时候,完成投篮的动作,不但需要发出“指令”的神经系统,还需要能够执行“指令”的系统。这个执行“指令”的系统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内容一一运动系统。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新课 展开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讲述】投篮涉及屈肘和伸肘的动作。请你做一做这些动作,想一想:它们是靠哪些结构完成的?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1~22相关内容。 【展示模型】人体骨骼模型。 【活动】学生观察人体骨骼模型或教材中的人体骨骼示意图,尝试在图中圈出自己认识的关节。 【讲述】成年人的骨骼由 206 块骨连接而成,这些骨可以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大部分。人体主要的骨有股骨、髌骨、腓骨、胫骨、肱骨、尺骨、桡骨等。 【展示】解剖后的哺乳动物(如家兔、羊)的关节,对照关节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关节的结构。 【活动】引导学生解剖鸡翅,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依次拉动每一组肌肉,观察骨的运动。然后,除去肌肉,观察骨与骨之间的连接。 【提问】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讲述】关节使骨的运动更加灵活,与关节灵活性相适应的结构是关节软骨、关节腔内的滑液,与关节牢固性相适应的结构是关节囊、关节囊外面的韧带。 【提问】骨本身会运动吗?如何让骨动起来? 二、神经系统支配下运动的产生 【引入】我们知道了骨运动的原理,那在具体的动作中,如屈肘和伸肘,骨骼肌是怎样配合的呢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3~24相关内容。 【活动】让学生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同时观察自己上臂肌肉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 【提问】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三者如何配合产生运动? 【讲述】骨的位置变化会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支配骨骼肌的神 经传导神经冲动使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总结】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参与。运动的能量供应,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三、体育运动与健康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4~25相关内容。 【活动】小组总结进行体育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阅读教材。 观察模型。 参与活动。 观察示意图。 参与活动。 思考问题。 思考问题。 阅读教材。 参与活动。 思考问题。 阅读教材。 参与活动。课堂小结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神经系统支配下运动的产生 3.体育运动与健康 个人总结。板书设计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1.运动系统的组成2.神经系统支配下运动的产生①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②骨骼肌收缩;③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④骨绕关节活动。3.体育运动与健康(1)体育运动的好处(2)避免体育运动受伤的方法教学反思创新之处二、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