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 神经调节课 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授课人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神经调节的现象虽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认知,但对神经调节是怎样进行的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留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验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素养目标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反射活动的产生过程,结合教材对膝跳反射过程的描述,说出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发展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和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 【探究实践】体验膝跳反射,探究反射的发生过程。 【生命观念】认识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培养结构和功能观。 【态度责任】通过探究人体反射活动的奥秘,理解常见的与反射有关的生命现象,提高对生命个体的认识,形成普及生命知识的社会责任。教学重点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描述反射弧的结构。教学难点 1.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有关反应速度的活动。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程 导入 【情境引入】如果手指偶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了一下,或不小心被烫了一下,你是先感觉到疼还是先把手缩回来呢?为什么? 【讲述】先缩手,完成缩手的结构路径比较短,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的路径比较长,这样有利于保护机体不受伤害。 【过渡】刚开始学自行车时,总是东倒西歪,身体似乎总跟大脑闹别扭,经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平衡。有的活动却是天生就会的。手偶然碰到火,等不及大脑判断和思考,手就会迅速地缩回来。这些活动主要是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思考问题。新课 展开 一、反射的概念 【实验·探究】膝跳反射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相关内容。 【进行实验】教师演示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讨论】(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2)要想成功地观察到膝跳反射现象,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3)膝跳反射的发生有什么意义 【讲述】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提问】草履虫摄食、受到触碰后含羞草叶片合拢属于反射吗? 二、反射弧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相关内容。 【展示】膝跳反射的基本过程示意图。 【引导】学生尝试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反射弧的结构。 【活动】尝试看图说出膝跳反射的反射过程。 【讲述】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三、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7~18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讲述】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四、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8~19相关内容。 【进行实验】教师演示测定反应速度实验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讨论】(1)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与假设一致吗?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2)用这种方法测定反应速度存在哪些优点与不足?你有什么办法改进?(3)接尺子的动作是否属于反射? 阅读教材。 参与实验。 小组讨论后回答。 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 画图。 看图描述。 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 参与实验。 小组讨论后回答。课堂小结 1.反射 2.反射弧的结构 3.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板书设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膝跳反射、缩手的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二、反射弧的结构三、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 生活经验和学习反射弧 永久固定 暂时、易变神经中枢 大脑可不参与 大脑必须参与适应范围 只适应简单不变的环境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教学反思创新之处以往传统的教材内容名词概念很多,既抽象又不接近学生实际,但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将这部分的难度降低,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源于生活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寓教于乐。二、不足之处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 神经调节第1课时 神经系统的组成课 题 神经系统的组成 授课人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这些生活中时有发生的病例及病因,学生充满好奇,有较强烈的求知欲。“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为抽象微观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为此,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联系生活、模型制作和简易实验制作等方式,在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阶梯层次问题将知识点串联推进,促使学生学会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并能说出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从而促进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的形成。素养目标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神经系统的组成,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制作神经细胞的形状模式图,理解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生命观念】通过了解神经系统及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识其在调节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态度责任】引导关注神经系统健康,增强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和安全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1.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教学难点 理解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程 导入 【游戏互动】抛接小球。 【提出问题】抛接物体的动作中有哪些系统参与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系统? 【点拨小结】人体完成任何一个动作或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各个系统的相互协调、默契配合,人体的各部分能如此协调统一主要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引出主题】为什么神经系统有那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 参与游戏。 思考问题。新课 展开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2页资料分析。 【角色扮演】假如你是一名外科医生,阅读教材的资料分析,仔细判断病情和病因。试着解释:1. 为什么脑颅内长肿瘤压迫神经会导致失明?2. 既然大脑一定区域能控制四肢的运动,那为什么脊髓受到损伤会引起下半身截瘫,失去运动功能,并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3. 坐骨神经是下肢最粗的一根神经,这根神经受到压迫为什么会出现下肢麻、疼痛? 【提问】1. 脑和眼睛如何联系?2. 脊髓能否控制人体的运动? 【总结】人体的四肢与脊髓和脑之间,内脏与脊髓和脑之间,脊髓与脑之间,感觉器官与脑之间都有神经联系。 【展示】人体神经系统模型、脑的模型 【提问】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脑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神经可以分为哪两种? 【总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与它们相连的神经组成的。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神经又可以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提问】为什么喝醉酒的人走路摇摇晃晃?为什么喝醉酒的人不能开车? 二、神经元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4页。 【展示】神经元结构图示。 【提问】什么叫神经元?神经元在结构上与人体其他细胞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神经元的这些特殊结构有哪些作用? 阅读教材。 角色扮演。 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模型。 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 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小结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元 个人总结。板书设计第二节 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二、神经元(1)结构特点:树突、轴突(2)功能:接受、产生和传导兴奋教学反思创新之处二、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神经系统的组成.docx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