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一章 生态系统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 题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授课人学情分析 八年级生物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因而老师在生物课堂中更重要的应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分析、理解、合作、交流等自动生成所学知识。再者,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自我主张和思想,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正面积极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课堂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是课堂的关键。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科学思维】 1.学习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尝试总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的概念。 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探究实践】 1.通过小组活动,能“组”简单的食物链,“织”较复杂的食物网,解释“网”中生物间关系,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创设猎人活动情景,探究并感受食物链及食物网中各环节对维持食物网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态度责任】 1.认同生态系统的任一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参与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教学重点 描述食物链与食物网;理解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食物链的任一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程 导入 展示课本83页图片,图中画出了草原上的部分生物。 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全被昆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问题。新课 展开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1.鸟儿给草地带来了哪些变化?2.草原中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3.请概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此基础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给出生态系统的定义,并对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分类进行讲解。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图示:课本84页图片。 讨论: ①左图中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分别是如何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 ②右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其中的有机物会发生什么变化 ③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问题:在生态系统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分析: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转折: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员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动画:螳螂捕蝉设问:动画中各生物间最直接的联系?依据食性关系将各生物连线并描述概念。追问:为什么食物链起始于植物?引导:从营养角度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归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食物关系。(1)什么叫食物链 (2)连接方式:箭头的指向。 观察思考: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以草原生态系统食物链为例,分析其组成,引导学生学习营养级概念。 教师活动:出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玉米——蝗虫——蛙——蛇——鹰为例。 按食物链的顺序带学生依次认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及各个营养级的概念。 以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为例,分析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拿出其中几条食物链,分析食物链中某一物种数量变化对于生态系统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 提出问题,观察图中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若蛙的数量减少,鹰的数量将会怎样变化?应用所学知识,连接食物链。请同学们将草原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表示出来,并观察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否是孤立的 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它们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所画的食物网。小结: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以同学扮演的食物链为例,强调食物链的书写要求。 1.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到不能被其他生物所食的凶猛肉食动物结束。 2.箭头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提问: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生生不息,物质和能量的供应源源不断,这是如何实现的? 观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展示课本87页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结合前面所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讨论: ①二氧化碳和水是怎样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在这一循环过程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起什么作用 ②进入生物体内的其他物质,能否再回到无机环境中? ③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能够被循环利用吗?为什么说太阳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8页,提问: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小结: 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思维训练:系统、整体地思考问题 某同学说:“苍蝇、蚊子真讨厌,应该想办法把它们消灭光!”如果有人研究出把地球上的蝇、蚊全部消灭的办法,你认为应该将其付诸实施吗? 请你查阅资料,思考以下问题。蝇、蚊有哪些天敌?这些天敌又是哪些动物的捕食对象?蝇、蚊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吗?如果它们消失了,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吗?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学生通过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进行分析。 观察并比较所画的食物网。 学生思考问题。 观察图片,分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总结。 学生查阅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营养结构及功能。板书设计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教学反思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而生物之间主要存在的捕食关系构成的食物链及多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而该节内容也是在上学期基础之上延伸了一些知识点,所以主要是让学生沿着已有知识内容顺藤摸“瓜”,集思广益,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探究路上,学生学会了与同伴相处、交流,学会了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优点: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己复习,自己归纳。学生参与量大,课堂氛围活跃,积极性高。2、本节课整体设计思路比较好。复习——归纳——练习。条理性比较强。不足之处:1、学生过于活跃,一个问题多人起立回答,似乎都掌握很好,会迷惑问题所在。2、时间有限,复习量非常大,不能深入复习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