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课 题 植物的生殖方式 授课人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是八年级上册,但对象是七年级下期的学生。学生虽然学习了植物的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及种子萌发等知识,但对植物的生殖方式这部分知识不清楚,这是学习本课的学生情况。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1.阐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2.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 3.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科学思维】 运用比较法,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 【探究实践】 尝试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态度责任】 1.通过植物营养生殖的实际操作,体会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经过植物生殖方式的学习,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从而引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 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区别。2.植物营养生殖的常见类型及应用。教学难点 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与意义。 2.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操作。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程 导入 请学生品尝有种子的水果同学们,吃到籽了么?籽是什么?种子是如何形成的呢? 品尝水果回答问题。新课 展开 一、有些植物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播放微课,回顾种子形成的过程。 找出植物种子繁殖的特点,总结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追问有性生殖概念,引出有性生殖的遗传特性。 二、有些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生殖 提问: 农业生产上怎样种植马铃薯? 多媒体展示马铃薯的无性生殖示意图。 让学生说出无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 通过营养生殖与种子繁殖的对比,归纳出无性生殖概念,及遗传特性,简单介绍其他几种无性生殖的类型。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植物利用其他营养器官繁殖的例子,归纳出营养生殖的定义。 如何快速获得口味相同的葡萄,引出扦插繁殖,并指导学生尝试扦插操作。 多媒体展示植物的扦插繁殖过程。 如何让毛桃树上结出水蜜桃,引出嫁接繁殖,并指导学生尝试嫁接操作。 多媒体展示植物的嫁接示意图。 提问: 嫁接成活的原理是什么? 草莓扦插不易存活,引出压条繁殖,点出压条繁殖与扦插的不同之处。 多媒体展示植物的压条繁殖示意图。 课外科学实践:植物的营养繁殖 利用贮藏器官进行营养繁殖实验。 尝试用扦插或压条进行繁殖的活动。 尝试两种木本植物的芽接。 尝试仙人球的嫁接。 三、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 如何短时间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播放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课外科学实践:参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实践活动 参观工厂化组培生产基地。 移栽试管苗。 培养试管苗。 记录移栽试管苗的生长情况,统计移栽试管苗的成活率,撰写移栽报告,与其他同学交流移栽试管苗的经验。 1.观看微课,根据微课内 容,说出种子形成的过程。 2.归纳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 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的遗 传信息来自两个亲本,生活力强。 阅读课本,回答。 归纳无性生殖概念,了解无性生殖的其他类型。 仔细观察营养生殖的其他生 活实例,归纳出营养生殖的 定义。 学生阅读小资料,回答。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写出栽培和嫁接的实验报告。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学生动手实践,撰写报告,交流经验。课堂小结 通过植物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对比,强化学生对植物两种生殖方式的认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方法,认识规律;二是在认识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后对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学设计上,将“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设计有两个明确的想法:一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方法,认识规律;二是在认识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后对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学设计上,将“自我评价”化整为零,使评价与学习过程严密衔接,成为认知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在于缩短认知与评价的间隔,稳固知识构造,使评价成为知识拓展与升华的手段。通过课后向学生征询意见,认为这节课方式灵活,组织严谨,教师语言幽默,教学效果不错,学生学习的兴与生产实践严密联系,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教师可多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展示马铃块茎,还有姜、蒜,番薯等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列表比照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嫁接和扦插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都得到了培养,不过,课堂上的学生活动还要更多设置学生动手性的实验或实践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