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4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2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搭配的含义,掌握简单事物搭配的方法,能准确找出不同事物的搭配种数。
2.学会用图示(如连线法、列举法)、符号表示等方法来呈现搭配过程,并能根据搭配情况正确列出算式。
3.在探索搭配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全面分析问题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简单事物搭配的方法,学会运用直观图示表示搭配的结果。
难点 理解并区分加法和乘法在搭配问题中的应用,体会乘法计算的简便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播放动画:小红一家满心欢喜地筹备着前往A市的旅行,画面聚焦在小红的房间,小红站在衣柜前,面对2件上装和3件下装,面露思索之色,一旁的桌子上整齐摆放着几本旅游攻略,攻略页面上醒目地标记着不同的出行方式。
师:同学们,瞧,小红一家即将开启A市之旅,可小红在出发前遇到了难题,咱们作为她的好朋友,现在就来一起帮她出谋划策。
2.师:小红一家准备去A市,已知有2班飞机和3班高铁可供选择,那么一共有几种出行方式呢?此外,小红要带衣柜里的2件上装和3件下装,旅行期间她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搭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帮小红,看看如何计算出搭配方法。
板书课题:搭配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解决出行方式搭配问题。
提问:已知有2班飞机和3班高铁可以到达A市,那么小红一家去A市一共有多少种出行方式可供选择呢?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引导学生回答出:2+3=5(种),一共有5种出行方式可供选择。
教师给予肯定后进一步追问:非常棒,这位同学思维很敏捷,你能详细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学生汇报:飞机的选择有2种,高铁的选择有3种,将这两类不同的出行方式的数量相加,就能得出所有可能的出行方式总数。教师归纳:完全正确,在这个情境中,我们把飞机和高铁视作两类选择,只需任选其一即可达成出行目的,所以运用加法将各自的数量合并,这种方法在数学领域被称为加法原理。
2.探究服装搭配问题。
过渡:解决了出行方式搭配问题,下面我们来探究服装搭配问题。
(1)课件出示要搭配的2件上装和3件下装。
提问:小红打算带2件上装、3件下装,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选1件,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组织学生操作探究:给每个小组发放上装和下装的图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尝试探寻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深入思考怎样搭配才能确保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适时给予指导与启发。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并上台展示。
小组代表汇报示例:我们小组是这样进行搭配的,首先选取第一件上装,将其分别与3件下装逐一搭配,如此便产生了3种搭配方法;接着更换为第二件上装,同样依次与3件下装搭配,又新增3种搭配方法,综合计算可得3+3=6(种)。
学生边说边用手中的图片在展台上摆一摆,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教师给予高度评价:这个小组搭配得井井有条,思路清晰,还有其他小组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另一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我们小组不但用图片摆了,还用画图连线的方法把搭配方法表示了出来。
随即在展台展示搭配方法,并解说:我们用○表示上装,□表示下装,每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条连线就代表一种搭配,一件上装就有3条连线,意味着有3种搭配方法;另一件上装也有3条连线,意味着也有3种搭配方法,累计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教师给予高度评价:非常棒,你们小组是用两幅图表示两件上装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的方法。这种用画图表示搭配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画呢?
另一小组代表发言:我们小组和他们组的画法有点类似,但我们是将两幅图合在一起画的,我用“上”表示上装,“下”表示下装,每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共也是有6种搭配方法。
教师小结:大家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无论是运用卡片实物摆搭,还是借助连线法画图,核心要点都是先固定一件上装,使其与下装一一配对,完成后再更换另一件上装,重复该流程,这样就能确保整个搭配过程不重复、不遗漏。这种分步骤、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策略至关重要。
(3)教师进一步引导:知道了如何搭配,同学们能用算式简洁明了地表示出来吗?试一试吧!
学生汇报,得出:3×2=6(种)。
提问:谁能说说这个算式背后蕴含的意义?
引导学生回答出:一件上装能够搭配下装的选择有3种,共有2件上装,依据乘法的意义,所以用3乘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在这个服装搭配问题里,每件上装都对应着3种下装的搭配,我们需要分两步完成搭配任务,先选定上装,接着按顺序挑选下装,每一步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协作,这种分步计数的巧妙方法就是乘法原理。
3.对比分析。
(1)提问:同学们,回顾之前帮小红解决的出行方式搭配和服装搭配问题,仔细思考一下,计算这二者数量时,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汇报示例:
生1:从小红家到A市,出行方式有2班飞机和3班高铁可选,仅需挑选其中一个即可达成出行目的,所以运用加法,将飞机与高铁的班次数量相加。
教师相机出示示意图并指明: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分类选取”。
生2:搭配服装需分两步,第一步选上装有2种选择,第二步选下装有3种选择。起初想用加法,但深入思考后发现乘法更为妥当,由于每选定一件上装,都会对应3种下装搭配方式,而上装共有2件,依据乘法的意义,所以是3×2=6(种)搭配。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示意图并强调:服装搭配是“分步完成”,与出行的“分类选择”截然不同。
(2)师:同学们,生活中的搭配应用随处可见,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应用?
学生思考生活中见过的搭配问题,并自由举手发言。示例:我知道早餐的主食和粥类有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对,早餐主食有多种选择,粥类同样多样,选定一种主食搭配一种粥就构成一种早餐搭配,这与服装搭配的原理相同。
……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搭配场景图片,如超市货架上不同品牌的饮料和零食搭配促销、不同颜色的气球组合装饰等,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生活中数学搭配无处不在。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02页“挑战自我”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2页“挑战自我”第2题。
引导:这道题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交流汇报后,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3.拓展练习:把3个不同颜色的球放入2个不同的盒子里,并且规定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那么会有多少种放法呢?
引导:我们先固定放一个盒子,看有多少种情况。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集体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用加法计算不同类别的选择情况,用乘法处理分步完成的搭配问题。
生2:我熟练掌握了用画图连线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
……
小结:大家的收获真不少,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有很多,只要我们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巧妙合理地运用所学方法,就能轻松解决这些问题。希望大家日后在生活中遭遇类似难题时,都能像今日这般,开动脑筋,凭借智慧找到理想的答案。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4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出行方式:飞机2班高铁3班
搭配方法:2+3=5(种)
服装搭配:上装2件下装3件
搭配方法:3×2=6(种)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小红一家旅行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步理解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小组合作探究服装搭配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能够想出多种表示搭配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区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时仍存在困难,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搭配情境,容易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强化学生对两种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分析是“分类”还是“分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