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平均分(1)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平均分(1)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31、32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通过集体交流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通过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 掌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我们班明天要去秋游,看,大家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说给小组同学听。
各小组汇报。
师:同学们正在为明天的出行做准备。看,他们正在分食物呢!
这么多分法中,哪种最特别?(分饼干的最特别,每份都一样,每份都是2袋)
2.教学“平均分”。
(1)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今天老师给每组同学(3人一组)带来了一些糖果,快打开数一数,有几块糖果?(每组的糖果块数相同,大小基本相同)
小组内先商量一下怎样把这些糖果分给组里的同学,再动手分一分。
学生活动,教师查看。
师:每组选一个代表,把你们组的每份糖果数量以及是怎么分的汇报给大家。
小组1:我们组有6块糖果,我给他俩每人1块,我4块。
小组2:我们组有6块糖果,分给3名同学,每份各是1块、2块、3块。
小组3:我们组有6块糖果,分给3名同学,每人都有2块。
……
(2)教师追问:这么多种分法中,哪种最公平?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块。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②观察: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块,你们从中又发现了什么?(每份的数量同样多)
教师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1。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例1的题目。题目中“每2袋一份”是什么意思?请拿出8个学具,每2个一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展示汇报分法,其他同学仔细聆听。
交流:可以分成几份?为什么?(对回答得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结合多媒体演示,教师总结:有8袋饼干,每2袋一份,分了这样的4份,正好分完。
谈话:刚才我们把8袋饼干,按每2袋一份平均分了,现在你能把12袋饼干,按每3袋一份平均分吗?能分成几份?
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
交流反馈:12袋饼干,每3袋一份,能分成4份。
教师小结:像这样把8袋饼干每2袋一份分成4份正好分完,把12袋饼干每3袋一份分成4份正好分完,都是把饼干平均分了。像这样“每几个一份地分”,每份数量相同就是“平均分”。
2.教学教材第32页“做一做”第3题,练习平均分的分法。
(1)谈话:下面就让我们用刚才分饼干的方法来分小棒。请在教材上圈一圈,填一填。
(2)读第(1)小题,明确分法。
10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份。
10根小棒,每5根一份,能分成()份。
(3)学生先动手操作,再完成填空。
(4)总结:刚才我们按每2根一份、每5根一份的分法将10根小棒平均分了。平均分就是“每几个一份地分”。
(5)课件出示16个杯子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16个杯子)
师:一共有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盒。
(6)明确题目要求,知道怎样圈后动手圈一圈,再独立完成填空。
(7)学生交流答案和想法。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1题。
提问:把8根黄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强调平均分),下面哪种分法对?
学生判断,交流反馈:分法1不是平均分;分法2是对的;分法3虽然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是错的。
2.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2题。
过渡:小猴正在分玉米呢!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玉米?(14根)
用情境图呈现分玉米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分法是“14根玉米,每2根装一袋”。让学生圈一圈,完成分玉米的任务并汇报。
接着提问:18根玉米,每2根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引导:14根玉米,每2根装一袋,可以装7袋;18根玉米比14根多4根,也就是多2袋,一共可以装9袋。也可以让学生将多的4根玉米用4个圆圈表示,再每2根圈一圈,有2袋,加上前面的7袋,一共可以装9袋。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的现象。把一些物品每几个一份地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会经常遇到需要平均分东西的情况,希望你们都能又快又准地把东西进行平均分。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1 平均分(1)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8袋饼干,每2袋一份,能分成4份。
12袋饼干,每3袋一份,能分成4份。
每几个一份地分→平均分
【教学反思】
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活动,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平均分的分法,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中以动手操作分实物为教学主线,出示例题“8袋饼干,每2袋一份,能分成几份”后,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用较多的时间去体验平均分,理解平均分,应用平均分,尽可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练习中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多次让学生摆小棒,不断地进行“每几个一份地分”的平均分过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在摆摆、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