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教学内容教学教材第41、42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体会用多种方法求商的过程,感受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 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你还记得吗?让我们试一试背出1~6的乘法口诀。(学生背乘法口诀)(1)用口诀算出得数。6×3= 2×4= 4×5= 2×3=(2)填空。3×( )=6 3×( )=9 4×( )=12( )×6=1 2( )×4=20 5×( )=15说一说括号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学生自主完成练习。2.把12个○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二、互动新授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课件呈现教材第41页例1情境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提出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并写出除法算式。教师板书:12÷32.探讨计算方法。(1)引导:我们可以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又可以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学生说出的计算方法可能有:①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第一只分3个,剩9个;再分给第二只3个,剩6个;再分给第三只3个,剩3个;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12-3-3-3-3=0。②1只小猴分3个,2只小猴分6个,3只小猴分9个,4只小猴分12个,正好分完。那么,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③想3乘4等于12或三四十二,可知12除以3的商是4。这样的方法是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我们在计算12÷3时,想3×()=12,三四十二,就可以直接得出12÷3=4。……(2)教师引导:刚才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用乘法口诀想商比较简便,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除法计算。(3)想一想:12÷4的商是几?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要计算12÷4,可以想4和几相乘得12,(三)四十二,商是3。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片,说说“6÷3”表示什么。(把6个气球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个)让学生自己计算6÷3等于几,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2题。请学生先补充乘法口诀再根据口诀想商是几。教师重点强调思考过程,示例:求12÷6的商,想6和几相乘得12,因为“二六十二”,所以商是2。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哪句口诀求商。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计算,老师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总结【板书设计】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12÷3=4想:三(四)十二 商是4【教学反思】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并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多位数除法的基础。这节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外,还要注意让学生经历除法的求商过程,并能从多种方法中找到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也就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课堂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意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在不断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优化学习材料,通过合理的复习,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学中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分一分、说一说和想一想的学习活动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在交流、比较中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让学生自主优化求商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