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认识线段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认识线段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61、62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能从一组图中辨认出线图,会数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
难点 建立线段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消防员接到任务的情境。
师: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总是争分夺秒。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铁管是直的,而楼梯是弯弯曲曲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3(认识线段)。
(1)出示两根毛线,提问:这两根毛线是直的吗?(不是)
师: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吗?(一下子看不出长短)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
指两名学生比较毛线的长短。学生拉直毛线后进行比较。
追问: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演示: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
师: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
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根直的线就是线段。(板书课题)
(2)认识线段是直的。
师: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
师:拉直,现在呢?(是线段)
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
学生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教师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不爱护书本,书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书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
师: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黑板的边、直尺的边、铅笔的边、桌子的边等都可以看作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
(4)量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打开教材第61页,量一量例3里的这些线段的长度。(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教学“试一试”(画线段)。
(1)学画线段。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
师: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
教师边演示边说: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3的地方。
设疑: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吗?怎么画?
引导学生操作:从尺的刻度2开始,画到刻度5的地方,也可以从尺的刻度5开始,画到刻度8的地方。
(2)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4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4题。
师: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画才能和它同样长。(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一样长的线段)
学生练习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①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②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③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火眼金睛。
指名学生说说哪些是线段。(强调线段的特征,说出原因)
2.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2题。
出示图形,学生先数一数,再填一填。
3.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3题。
师:每两个点用线段连起来,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5题。
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展示,集体讲评。
四、课堂小结
师小结: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了线段,知道了线段是直的,还学会了找线段、画线段、量线段的方法。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3 认识线段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教学反思】
线段作为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要以纯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因此本节课教师主要分两个层次教学来达到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比较一根毛线拉直前后的样子,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再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他们明白直尺、黑板、教材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线段可以被测量。此外,通过找线段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二、在教学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时,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还不够丰富,容量不大,变式不够多,分层教学显得不够,在今后教学中还要加以改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