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确定长度单位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确定长度单位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确定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63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感受长度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长度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学生用手比划)
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
师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教学例4。
(多媒体课件出示国旗杆)教师谈话: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里的国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学生猜测)
师:这样猜测的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学校里国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
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想法。
方法一:排除法。
13厘米差不多1拃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矮,所以是13米。
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高1米多,10个我们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课件演示推算过程)
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看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师: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新知。
师: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多媒体出示)。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学生交流)
指名汇报,说出理由。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脚印的长度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所以,小鸟脚印的长度应该是1厘米。
3.做一做。
出示教材第63页“做一做”。
让学生讨论:课桌的长是60厘米还是60米?
引导:60米是多长?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长会比教室还大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推算:篮球场长28米,麻雀的爪印长3厘米。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3题。
逐步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填写,并说明理由。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说一说。
师: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生提问题,再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确定长度单位。通过合情推理,理解了不同单位的适用场景。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4 确定长度单位
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教学反思】
学生初学厘米和米,很容易把这两种概念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学生在描述物体的长度时一味追求用尺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而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较弱。针对学生在应用时出现的长度单位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本节课一开始,复习厘米和米,用手比划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学生在脑中对1厘米和1米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紧接着课件出示“学校里国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自己的数学思考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