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65~67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准确理解它们所适用测量物体的长度范围,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会灵活运用测量的基本方法,估测和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读出从不同起点测量的结果,即看物体占几个1厘米。
3.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对长度单位知识体系的梳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善于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清晰区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使用场景,熟练运用它们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 建立对不同长度单位所对应实际长度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敏锐的长度估测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厘米和米”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把所学的知识整理并复习一遍。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知识回顾
(一)单元知识回顾
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并汇报。
1.课件出示1厘米长的线段,提问:同学们,这是1厘米长的线段,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1厘米?
学生自由发言,如食指的宽度、糖果的宽度等,集体讲评。
追问:厘米和米是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1米是多少厘米?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1米=100厘米。
2.提问: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估测物体的长度时,先要知道1厘米或1米有多长,再估计被估测的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几个1厘米或几个1米的长度。也可以与已知长度的物体作比较进行估测。
3.课件出示教材中测量蜡笔长度的图片,提问:图中的蜡笔长多少厘米?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怎样读出蜡笔长度的?
引导学生回答出:量蜡笔的长度就是去数它有几个1厘米,也可以用末刻度减初刻度。
4.提问:线段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出:线段是直的,有固定的长度……
追问:线段可以怎样表示?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再说一说。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并投屏展示学生画的过程。
(二)制作“知识图”
过渡:刚才我们回顾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将所学的知识点制作成“知识图”。首先,我们来看看小丽整理的“知识图”。
1.课件出示“知识图”左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看懂了吗?
(1)根据学生的汇报,提问:从图中,你知道厘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回答厘米和米的关系,如:厘米和米都是用来测量长度的……
(2)追问:你觉得小丽整理的厘米与米的关系的“知识图”有什么优点?
学生分析这幅“知识图”的优点,并自由举手发言。
引导:图中将厘米和米并列排列,比较起来方便吗?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补充。
2.课件出示“知识图”右图。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这幅图整理的是哪个知识点?
学生观察“知识图”,回答:这幅图整理的是测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
提问:从“知识图”中你发现测量线段和画线段有什么共同点吗?
引导学生回答出:测量线段和画线段,左端都要对准刻度0。
(2)追问: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线段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测量线段时,线段左端对准尺子的刻度0,尺子紧贴线段,看看线段的另一端在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3)再追问:怎样画出规定长度的线段?
学生回忆画线段的方法,并自由举手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在纸上先画一个点,将直尺的刻度0与这个点对齐,然后顺着尺子边沿画线,画几厘米,就到刻度几停,再点上一个点。
3.画“知识图”。
师:同学们,观察了小丽整理的“知识图”,下面请大家也动手画一个本单元的“知识图”,大家有信心画得比小丽好吗?
思考画法。独立画一画。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指名汇报,并投屏展示学生绘制的“知识图”,让汇报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画的“知识图”的特点。
师生共同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1题。
(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
(2)师:请同学们观察两幅图,读出被测物体的长度。
(3)反馈汇报。
2.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2题。
(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
(2)请同学们估一估回形针和火柴的长度,并填在括号里。
(3)指名汇报。
重点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是如何估测的。
(4)询问其他学生有没有估错的,引导这些学生分析估错的原因。
3.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5题。
(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
(2)请同学们数一数,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并填在图形下方的括号里。
(3)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一边数一边做上记号,防止重复数或漏数。
(4)反馈汇报。
4.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8题。
(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
(2)思考:怎样求这根铁丝原来的长度?
提示:可以采用倒推的方法,先求出用去一半后,剩下多少米;再倒推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3)请同学们同伴合作,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4)学生列式解答。
(5)指名汇报。教师手机投屏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
四、课堂小结
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想一想,归纳一下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评价。
2.布置作业:完成“练一练”第3题、第4题、第6题、第7题和第9题。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5 整理和复习
知识回顾:厘米 米
画“知识图”:厘米和米的关系 测量和画线段的方法
练一练:填一填 估一估 数一数 ……
【教学反思】
在本次“厘米和米”的整理和复习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构建体系、提升能力,既有收获,也有不足。
在“单元知识回顾”环节,借助学生的汇报,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的各个知识点逐一回忆出来。如借助1厘米的线段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实物、探究厘米与米的换算,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思考交流中深化对长度单位的认知。制作“知识图”环节,先剖析范例再让学生自主绘制,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与动手实践能力,而投屏展示和师生共评又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强化了他们的自信心。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方面还有所欠缺,如在分析估测错误原因时,没有充分挖掘学生思维误区,未能将纠错过程转化为提升估测能力的契机。后续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强化错误分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