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学教材第65~67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准确理解它们所适用测量物体的长度范围,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2.会灵活运用测量的基本方法,估测和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读出从不同起点测量的结果,即看物体占几个1厘米。3.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4.通过对长度单位知识体系的梳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善于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 清晰区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使用场景,熟练运用它们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难点 建立对不同长度单位所对应实际长度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敏锐的长度估测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厘米和米”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把所学的知识整理并复习一遍。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知识回顾(一)单元知识回顾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并汇报。1.课件出示1厘米长的线段,提问:同学们,这是1厘米长的线段,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1厘米?学生自由发言,如食指的宽度、糖果的宽度等,集体讲评。追问:厘米和米是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1米是多少厘米?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1米=100厘米。2.提问: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估测物体的长度时,先要知道1厘米或1米有多长,再估计被估测的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几个1厘米或几个1米的长度。也可以与已知长度的物体作比较进行估测。3.课件出示教材中测量蜡笔长度的图片,提问:图中的蜡笔长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怎样读出蜡笔长度的?引导学生回答出:量蜡笔的长度就是去数它有几个1厘米,也可以用末刻度减初刻度。4.提问:线段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回答出:线段是直的,有固定的长度……追问:线段可以怎样表示?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再说一说。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并投屏展示学生画的过程。(二)制作“知识图”过渡:刚才我们回顾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将所学的知识点制作成“知识图”。首先,我们来看看小丽整理的“知识图”。1.课件出示“知识图”左图。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看懂了吗?(1)根据学生的汇报,提问:从图中,你知道厘米和米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回答厘米和米的关系,如:厘米和米都是用来测量长度的……(2)追问:你觉得小丽整理的厘米与米的关系的“知识图”有什么优点?学生分析这幅“知识图”的优点,并自由举手发言。引导:图中将厘米和米并列排列,比较起来方便吗?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学生汇报,教师适当补充。2.课件出示“知识图”右图。师: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这幅图整理的是哪个知识点?学生观察“知识图”,回答:这幅图整理的是测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提问:从“知识图”中你发现测量线段和画线段有什么共同点吗?引导学生回答出:测量线段和画线段,左端都要对准刻度0。(2)追问: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学生汇报测量线段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测量线段时,线段左端对准尺子的刻度0,尺子紧贴线段,看看线段的另一端在刻度几,就是几厘米。(3)再追问:怎样画出规定长度的线段?学生回忆画线段的方法,并自由举手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在纸上先画一个点,将直尺的刻度0与这个点对齐,然后顺着尺子边沿画线,画几厘米,就到刻度几停,再点上一个点。3.画“知识图”。师:同学们,观察了小丽整理的“知识图”,下面请大家也动手画一个本单元的“知识图”,大家有信心画得比小丽好吗?思考画法。独立画一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指名汇报,并投屏展示学生绘制的“知识图”,让汇报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画的“知识图”的特点。师生共同评价。三、巩固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1题。(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2)师:请同学们观察两幅图,读出被测物体的长度。(3)反馈汇报。2.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2题。(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2)请同学们估一估回形针和火柴的长度,并填在括号里。(3)指名汇报。重点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是如何估测的。(4)询问其他学生有没有估错的,引导这些学生分析估错的原因。3.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5题。(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2)请同学们数一数,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并填在图形下方的括号里。(3)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一边数一边做上记号,防止重复数或漏数。(4)反馈汇报。4.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8题。(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2)思考:怎样求这根铁丝原来的长度?提示:可以采用倒推的方法,先求出用去一半后,剩下多少米;再倒推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3)请同学们同伴合作,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4)学生列式解答。(5)指名汇报。教师手机投屏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四、课堂小结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想一想,归纳一下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评价。2.布置作业:完成“练一练”第3题、第4题、第6题、第7题和第9题。教学总结【板书设计】5 整理和复习知识回顾:厘米 米画“知识图”:厘米和米的关系 测量和画线段的方法练一练:填一填 估一估 数一数 ……【教学反思】在本次“厘米和米”的整理和复习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构建体系、提升能力,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单元知识回顾”环节,借助学生的汇报,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的各个知识点逐一回忆出来。如借助1厘米的线段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实物、探究厘米与米的换算,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思考交流中深化对长度单位的认知。制作“知识图”环节,先剖析范例再让学生自主绘制,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与动手实践能力,而投屏展示和师生共评又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强化了他们的自信心。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方面还有所欠缺,如在分析估测错误原因时,没有充分挖掘学生思维误区,未能将纠错过程转化为提升估测能力的契机。后续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强化错误分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