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 笔算乘法第五课时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2.能正确地计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新建的运动场竣工了,我们现在去参观一下。刚才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整个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位。你能算出运动场有多少个座位吗?试试看。学生思考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列式计算的。学生观察算式中乘数的特点,并和同桌说一说。揭题:我们已经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如果0藏在乘法算式一个乘数的中间,你还会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个问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1)引导:我们先来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汇报预测:把604看成600,600×8=4800。因为600比604小,所以运动场的座位应该比4800个多一些。(2)追问: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运动场座位准确的数量,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竖式计算)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出竖式,并试着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提示。②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③小组讨论:乘数十位上的“0”应该怎样乘?积的十位上写几?④小组代表发言:乘数十位上的0乘8还得0,再加上进上来的3得3,所以积的十位上写3。小结:不管乘数中间是否有0,都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另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若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要加上进上来的数。2.探究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1)出示教材第50页例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列式为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3)让学生观察算式中的乘数与例5中的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乘数末尾有0。(4)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地进行提示,并留意学生的不同算法。(5)展示成果: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师提示:列竖式时两个乘数是怎样对齐的?怎样相乘?乘完后怎样写0?乘数末尾有0跟无0的算法有什么异同点?生1: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由于第一个乘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生2:把280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3和8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乘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6)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一些?(第二种方法简便一些)师小结: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乘数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再看第一个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订正。教师强调:用一位数依次乘另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若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要加上进上来的数。2.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指名4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教师强调: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乘数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再看第一个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四、课堂小结师: 谁能说一说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时应注意什么?生1:用一位数依次乘另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若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要加上进上来的数。生2: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笔算时,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生3:我们在笔算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尽量用简便算法进行笔算。……教学总结【板书设计】2 笔算乘法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掌握本节课的笔算方法。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一小组为了“末尾的0乘不乘”这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通过这一“争”,学生对“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在巩固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并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但是有的学生在计算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还有的学生在计算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在计算结束后忘了将“0”写下来占位。因此,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注意不要出现以上错误。同时,个别学生计算速度太慢,需要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