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 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学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3.在计算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23+532-67×672÷967-3038+528÷44×546-236÷9学生口算,说出得数。2.开火车连算。4+5-315-7+43×8÷636÷9×83.算一算。58-14+6=交流:你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吗?(只有加、减法,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学生独立计算。过渡:这道算式中没有括号,运算符号只有“+”和“-”,它们是属于同一级的,我们计算的时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公交车上原来有24人,到站后,下去13人,上来18人。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是什么?(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师:怎样列式计算呢?在小组里把你的想法说一说。指名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方法一:先算下去13人后公交车上还剩下多少人:24-13=11(人),再算上来18人后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11+18=29(人)。方法二:24-13+18=29(人)。教师追问:像24-13+1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你还记得以前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学生说运算顺序。)教师提问: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减法和加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教师小结:我们在前面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运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算式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没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再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教师边讲述边板书:我们在算式24-13+18下面的左边写“=”,先算24-13,把得数11写在“=”的右面,这一步“+18”没有计算,要照抄下来,记得要连同运算符号一起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计算11+18=29,在“=”的右面写29。这个29才是整个算式24-13+18的结果。(边说边板演。)教师板书:(2)试一试。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第1小题:120+40-51提问:观察这道题目,运算符号只有什么?(“+”、“-”)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同级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试着用老师刚才教的方法脱式计算。提醒学生要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要照抄下来……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学生计算,说说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书写是否正确。(3)师:刚才我们计算的加和减是同级运算,其实我们学过的乘和除也是同级运算,当我们碰到算式中没有括号且只有乘和除时,我们在计算时也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出示:15÷5×7提问: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这个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教师在除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除法运算。学生独立写出脱式计算过程,教师巡视,抽取学生的计算过程投影展评。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从左往右,我们先算15÷5=3,写在第二行“=”的后面,把没有算的“×7”照抄下来,再在第三行的“=”的后面写上3×7的得数21。教师板书:全班交流反馈。(4)试一试。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第2、3小题:2×8÷456÷7÷2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次强调书写格式,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过程。2.讨论:观察24-13+18和15÷5×7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在一道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这是只含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我们计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为了看出运算顺序,要运用脱式计算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2题。(1)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2)讲评订正。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小结: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教学总结【板书设计】2 混合运算(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的是同级混合运算,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但是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用脱式计算的方法计算混合运算。上课伊始,教师设计了连算活动,这样连续计算的试题,让学生感受到了计算的顺序。这样设计既帮助了学生回忆旧知,掌握了同级混合运算,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倡导学生讨论交流与主动探索,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交流汇报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并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完善自己,不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较好地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