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 笔算乘法第六课时 用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准确地将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合理估算。2.学会运用估算策略解决如“判断费用是否足够”“物品数量能否满足需求”等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正确列出估算算式并解释估算过程。3.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选择估算方法、验证结果合理性的过程,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技巧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根据不同的实际问题情境,灵活、合理地选择估算策略,判断是将乘数估大还是估小,以确保估算结果能有效服务于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提问:同学们,在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大家都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说: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后,我们就能准确计算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果。但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精确计算出算式的得数,而只需要算出算式大约等于多少就行了,那么你们会算吗?试一试吧!2.课件出示:不计算,你知道下面每道算式的得数大约是几百、几千或是几千几百吗?304×3197×5999×8904×7学生思考每一题的得数,然后自由举手发言,如:304×3的得数大约是900,197×5的得数大约是1000,999×8的得数大约是8000,904×7的得数大约是6300。教师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多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求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大致结果,其实这种估算的方法,也能用来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例7,让学生读题,并观察情境图,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1.阅读理解。提问:通过读题和观察情境图,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举手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答出:去植物园参观的学生人数是987人,门票价格是8元/人。追问:题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出:要解决“8000元买门票够不够”的问题。2.分析解答。(1)提问:要解决“8000元买门票够不够”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自由举手汇报自己的想法。如:我觉得只要计算出987名学生买门票需要的钱数,再与8000元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8000元买门票够不够了。师:那么大家会算吗?请同学们试一试。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看看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指名汇报,教师用手机投屏,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过程,其他学生观察,对做错的同学给予纠正。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来判断“8000元买门票够不够”的问题时,首先要列竖式计算出987×8的得数,再把得数与8000元进行比较,如果乘积比8000元大,8000元买门票就不够;如果乘积比8000元小,8000元买门票就够了。(2)追问:除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学们还想到了其他方法吗?引导:大家想一想,要判断8000元够不够,一定要算出精确的门票总价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估算的可能性,给学生2-3分钟时间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回答出:我觉得可以运用估算的方法,看看987名同学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钱,再判断8000元够不够。教师顺势引导:这种思路非常好,下面就请同学们估一估,看看8000元买门票够不够。学生尝试思考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思考后自由举手发言。教师指名汇报,学生汇报示例:我把987看成1000,因为987<1000,1000×8=8000,所以987×8<8000,也就是8000元买门票够了。教师随着学生的讲解,在黑板上进行板书:987<1000,1000×8=8000,987×8<8000。师:大家听明白了吗?我们把987估算成1000,因为1000乘8刚好是8000,而实际人数987比1000小,所以它乘8的积肯定比8000小,这样就能快速判断出8000元够买门票了。这种估算的方法是不是很简便呀?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了精确计算和估算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们觉得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呢?学生讨论后发言:精确计算能得到准确结果,但计算过程较繁琐;估算速度快,能很快判断出结果,但得到的是近似值。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像这道题,只需要判断钱够不够,估算就能轻松解决,而且又快又方便。3.回顾反思。教师:解决完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的解题过程。大家自由说一说,你们对以上的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举手发言,示例:生1:通过以上两种解题方法的学习,我知道了有时用估算就能很方便地解决问题。师:非常棒,你已经体会到估算的便捷性了。生2:把人数往大估,钱数都够,实际一定够。师:很好,把人数往大估,钱数都够,而实际的钱数要比估算的钱数少,所以实际的钱数就一定够。……三、巩固拓展1.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做一做”,提出学习要求:大家仔细读题,看看这个问题和刚才的植物园门票问题有什么相似之处,又该怎么解决呢?自己先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小声地和同伴讲解自己的思路。汇报展示,提问: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交流成果?生1:我们把218看成200,200×5=1000,因为218>200,所以218×5>1000,1000元不够。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估算过程:218>200,200×5=1000,218×5>1000。师:思路很清晰,通过把价格往小估得出了结论。其他小组呢?生2:我们把218看成220,220×5=1100,1100>1000,也能看出1000元不够,而且我们觉得这样估更接近准确值。教师肯定学生的汇报并补充板书:218≈220,220×5=1100,1100>1000。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大家看,这两个小组都用了估算,方法稍有不同,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呢?为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第一种简单,有的说第二种更准。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有道理。第一种计算更简便,第二种估算结果更接近真实花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对结果准确性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本题不管哪种估算都能帮我们快速判断出1000元不够,估算是不是很有用啊!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10题。(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2)学生独立思考解题的方法。引导:乘车的老人一共有几人?你准备用计算还是用估算的方法呢?(3)学生选择方法,解决问题。(4)反馈汇报,重点让学生讲清楚解题思路。示例:由“张阿姨陪同4位老人”可知,乘车的有5人。因为200×5=1000,所以票价应小于或等于200元,只有班次1符合条件,所以她买的是班次1的车票。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谁能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在知识、方法、思维等方面的收获。生1:我学会了估算的方法,在不需要精确结果的时候,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来计算,能很快判断够不够。生2:我知道了估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有时候估算结果虽然能判断出大概情况,但还是要想想实际是不是一定这样。生3:我觉得估算在生活中很有用,可以帮我们快速做决定,比如买东西看钱够不够。……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估算确实是一种很实用的数学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要多观察、多思考,灵活运用估算,让数学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教学总结【板书设计】2 笔算乘法第六课时用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问题1:8000元买门票够不够?竖式计算:987×8=7896 估算:把987看成1000问题2:1000元够吗?估算:方法一:把218看成200 方法二:把218看成220218>200200×5=1000 220×5=1100218×5>1000 218×5>10001000元不够。【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围绕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展开,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反思教学过程,有如下几个成功点:①知识引入巧妙。以简单的算式估算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初步感知估算的用途,为新课学习作好铺垫。②注重自主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8000 元买门票够不够”的问题。无论是用竖式精确计算还是用估算,学生都能自主探索,积极发表见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两种方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估算在特定情境下的便捷性,以及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方法的重要性,提升了思维的灵活性。③巩固拓展有深度。首先选择与例题相似的题型,让学生类比迁移,在小组交流中深化对估算的理解,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再选择有难度的题进一步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审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层层递进的练习方法,既巩固了所学,又拓展了思维。但是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如有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未能得到充分的帮助。有些学生在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困难。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