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56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法和笔算算法,并能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够运用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境判断估算方向,合理地估算出结果,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意义。
3.通过整理和复习,感受前后所学乘法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4.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整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法和笔算算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难点 1.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以及进位的本质含义。2.在估算过程中,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准确判断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以及如何合理调整估算策略以满足问题需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又学完了一个单元,这个单元的知识你们都掌握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把所学的知识整理并复习一遍吧!
二、知识回顾
(一)单元知识回顾
1.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并汇报。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引导学生回答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然后把所得的积相加。(2)让学生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引导学生回答出笔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追问:如果多位数中间有0怎么办?
引导学生明确,虽然0乘任何数都得0,但在计算过程中这个步骤不能省略,要按照顺序依次计算,以保证数位的准确性。
(3)提问:在学习例7时,你是如何通过估算判断钱数一定够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如果把人数往大估,钱数都够,实际一定够。
……
(二)整理“知识结构图”
1.师:同学们,刚才通过的回顾,大家进一步熟悉了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下面我们就来把这些知识点整理成“知识结构图”。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小明整理的“知识结构图”。
课件出示小明整理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观察,看看小明是从哪些知识点进行整理的。
提问:你看懂了吗?说说你从小明整理的“知识结构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提问:从图中,你知道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回答出:都是分别算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再相加。
追问:你觉得小明整理的“知识结构图”有什么优点?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幅图不但将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呈现了出来,还将它们之间的联系展现了出来,很直观。
2.整理“知识结构图”。
师:同学们,观察了小明整理的“知识结构图”,下面请大家也整理一下你们自己的“知识结构图”,拿出练习本和笔,开始吧!
教师巡视,对整理绘制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指名汇报,并用手机投屏展示学生整理的“知识结构图”,让汇报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画的知识图的特点。
师生共同评价。
(三)问题探究与交流
1.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知识,和之前学习的乘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到各小组听听学生的发言,并适当指导。
反馈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①笔算的道理与口算相同,都是先求出多少个千、百、十、一,再相加。②多位数乘一位数都可以转化为表内乘法来计算。③估算时要根据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把数往大估还是往小估。
……
2.交流: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和同学交流一下。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示例:我已经会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了,那多位数乘多位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再适当讲解:多位数乘多位数与多位数乘一位数类似,以34×21为例,首先要将两个乘数的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21的个位数字1去乘第一个乘数34,按照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得到34×1=34。再用第二个乘数21的十位数字2去乘第一个乘数34,得到34×20=680(这里实际上是34×2=68),然后将两次乘积相加。即34+680=714。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1题。
(1)请同学们先估算出每题的结果。
(2)指名学生汇报估算结果。(3)请同学们再笔算出每题的结果,并与估算结果相比较,看看相差大吗?
指名四名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估算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同,与笔算结果的差距也就不同。
2.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3题。
(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
(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第(1)小题。
引导:先想一想,4个足球多少钱?
(3)指名汇报第(1)小题的解题方法,并用手机投屏展示学生所列的算式和计算结果。
(4)请同学们思考第(2)小题可提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5)指名3~4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提出的问题,并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
指名汇报时,注意找提出不同问题的学生汇报。
3.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4题。
(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
(2)请同学们独立估一估,判断纽扣数够不够。
(3)反馈汇报。
引导学生回答出:把68看成60,60×7=420(颗),420>400,400颗不够;把68看成70,70×7=490(颗),490<500,500颗够。
教师归纳:把制作朵数往小估都不够,所以400颗一定不够;把制作朵数往大估都够,说明500颗纽扣一定够。
四、课堂小结
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想一想,归纳一下,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踊跃发言,如对口算、笔算、估算方法更熟练了,知道了和之前乘法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等。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2题和第5题。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3 整理和复习
知识结构:口算乘法→表内乘法是基础
笔算乘法→竖式计算
用估算解决问题→估算的应用
问题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与之前所学乘法的关系
巩固练习:估一估、算一算、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在本次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整体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与改进之处。从教学流程来看,谈话导入环节较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回顾知识的兴趣,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在单元知识回顾板块,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阐述收获,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思维,对口算、笔算、估算方法的复习扎实且深入。在整理“知识结构图”环节,先展示小明的范例,再让学生自主创作,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参照,培养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抓住关键知识点,但仍有少数学生在呈现知识联系时稍显吃力,后续需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如提供更多简单模板或小组互助机会。在问题探究与交流环节,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小组互动,顺利找出本单元知识和之前学习的乘法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展现出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问题,教师适时举例讲解,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不过讲解深度可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再做调整,避免部分学生“消化不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