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 角的认识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学会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会辨认锐角、钝角,知道锐角、钝角的特征。难点 弄清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角,生活中很多物体中都有直角,你是怎样判断的?(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教材封面的角是不是直角?你能说说理由吗?(学生发言)教师出示三角尺,并引入:像这样的角是直角,这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角都是直角。你们瞧,教师这儿就有两个这样的角,请认真观察,这两个角和直角有什么不同?教师出示锐角和钝角,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设疑:这些角,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它们是什么角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角。(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认识锐角和钝角。(1)比一比。教师出示教材第68页例3中的队旗图和红领巾图。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中国少年先锋队中队旗和红领巾,上面有这样两个角(课件出示),现在请你拿出三角尺上的直角,和这两个角分别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拿出三角尺,自主探究。指名上台演示: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对第一个角,顶点对顶点,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对齐,角的另一条边在直角边的里面,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小。汇报交流:(教师出示锐角的图形)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板书:锐角比直角小)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对第二个角,顶点对顶点,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对齐,角的另一条边在直角边的外边,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大。(出示钝角的图形)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板书:钝角比直角大)(2)动手操作。①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锐角。师:锐角的大小一样吗?同桌互相比一比。(锐角的大小不同,但都比直角小)②拿出活动角,做一个直角。师:直角的大小一样吗?同桌互相比一比。(一样大)③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钝角。师:钝角的大小一样吗?同桌互相比一比。(钝角的大小不同,但都比直角大)2.把角分类。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练习十三”的第3题:说说是什么角,再连一连。提问:怎样验证?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验证。组织学生进行现场验证,如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第1个角是直角,如果其他的角能直接看出比直角小(或大)的话,还需要验证吗?得出:能用眼睛判断出来的就不需要用三角尺验证,如果一眼看不出来,就需要用三角尺来验证。教师小结:根据角的大小可以把角分成三类:直角、锐角(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比直角大的角)。三、巩固拓展1.认真观察你手上的三角尺,刚才我们知道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剩下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呢?小组合作,互相拿出三角尺,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小结: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2.完成教材第69页“练习十三”的第4题。(1)请同学们先回忆角的组成部分。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2)在点子图上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强调画角时,先确定顶点。3.完成教材第69页“练习十三”的第5题。(1)找出下面三角形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指名交流:第1个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第2个三角形有三个锐角;第3个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2)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将三个图形进行对比,在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教师总结: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生: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教学总结【板书设计】2 角的认识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三角尺上的直角作标准引导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从而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教学时,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在自主探究中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角出发,先让学生量数学书的角,得出数学书的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探索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再和同桌交流,从而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直观地认识锐角和钝角,最后再抽象出锐角和钝角的平面图形(几何角),这样的教学方式顺应了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自然而然理解并掌握新知。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激发了学习兴趣。二、在综合活动中巩固锐角和钝角的相关知识。在“找锐角和钝角—摆角—画角”的多层次学习活动中,加深学生对这三种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