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能够系统、准确地阐述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及相互区别,熟练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清晰理解线和角之间的内在联系。2.正确运用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自主整理知识结构图,培养归纳总结、逻辑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4.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简洁美与逻辑美。教学重难点重点 清晰梳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及区别,深刻理解角的概念、分类依据及其本质特征。难点 准确理解射线、直线的无限延伸特性,以及线和角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是“线和角”,主要内容包括线段、射线和直线这三种线以及锐角、直角和钝角这三种角。下面,我们来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整理和复习二、知识回顾(一)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点。1.提问:回顾一下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想一想,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并汇报。(1)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出“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追问:关于线段,我们还学习了它的哪些特征?回答: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引导:想一想,修路时,两点之间为什么尽量修直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实际应用。再追问:直线和射线有哪些特征?回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集体汇报。引导:课件演示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和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动画,让学生感受其延伸性。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2)提问:角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引导学生回答出:角是由两条边和一个顶点构成的。追问:你还知道角有哪些特征?引导:构成角的两条边是什么线?观察折扇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回答:角的两条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再追问:锐角和钝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动手画一画。先在练习本上画出三种角,再与同桌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集体汇报。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2.整理知识结构图。(1)课件出示书中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观察知识结构图,说一说,这幅“知识结构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它依据线的组成绘制,将角的知识归纳在射线领域,充分体现了线成角的关系。提问:从这幅“知识结构图”中,你对线和角的知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引导学生回答出:线的特征可从有无端点,能否延伸,是否可以度量等方面来比较分析。(2)请同学们根据这幅“知识结构图”的特点,整理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巡视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图情况,并适当对学困生给予指导。整理完成后,教师用手机投屏展示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图”。其他同学观察,寻找汇报同学的“知识结构图”有没有遗漏知识点,或绘制的图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共同帮助纠正。(二)分享收获,探究问题。1.同学们,本单元关于 “线和角” 的知识就学完啦,现在大家来分享分享,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自由举手分享自己的收获。归纳: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让学生具体说一说用圆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引导学生快速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具体指出这些图形中的线段和角,并说一说这些角分别都是什么角。2.提问:除了这些收获,你们还想研究哪些问题?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小组交流。根据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指出:角两边的张口越大,角越大。关于角的具体大小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研究。三、巩固练习(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3)指名汇报,并说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十四”第2题。(1)教师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2)让学生独立完成。(3)用圆规比一比每个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度。(4)指名汇报,重点让学生汇报出每个图形中的线段长度相等。3.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练习十四”第3题。(1)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重点让学生知道两条相交的线组成四个角,图中有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可适当延伸画出四个直角的相交线。4.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练习十四”第4题。(1)读题,让学生明确题意。(2)同桌交流,分析正方体中的直角。引导: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有几个直角?(3)再观察长方体,数上面的直角。教师巡视指导。(4)指名汇报。让学生认识到正方体和长方体每个面都有4个直角,每个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24个直角。四、课堂小结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学生自由举手发言,总结、评价收获和不足。教学总结【板书设计】3 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知识回顾、整理建构、分享探究以及练习巩固几个板块展开的,整体达成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从教学流程来看,谈话导入较为自然,迅速点明主题,引导学生开启复习之旅。在回顾知识点环节,通过层层追问,如由线段特点追问到生活应用,再拓展至射线与直线的特性,成功激活学生记忆,帮助他们系统梳理线的知识;角的知识的复习亦是如此,从构成到特征、分类,逐步深入。利用课件动画展示,让抽象知识具象化,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在整理知识结构图部分,先引导观察教材图找特点,再让学生自主绘制,培养他们归纳与动手能力。不过部分学困生在绘制时较为吃力,后续需加强辅导。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