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编码.2 编制学号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字编码.2 编制学号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字编码
第二课时 编制学号
课时目标
1.能深入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意义,明确学号编制所需要包含的基本信息。
2.能够依据给定要求,设计出合理、规范且具有实用性的学号编制方案,编制出学号。
3.在设计编制学号方案和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展示校园生活中带有学号信息的场景图片,如学校的成绩册、图书馆借阅记录、运动会参赛名单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提问:同学们,在这些校园场景里都频繁出现了学号,那么你们知道学号有什么作用吗?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点明学号是学校用于管理学生、识别学生身份的重要编码,它如同每个人的“校园身份证”。
2.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掌握了公民身份号码、邮政编码等的编制方法,那么学号是怎样编制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学号的编制方法。
板书课题:编制学号
二、探究新知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字编码的含义和编制方法,下面就让我们试着给全班同学编一下学号吧!
1.教学“议一议”。
提问:学号中需要包含哪些信息?可以怎样设计?
引导:①想一想我们日常的校园生活,哪些方面会用到学号,这些场景对学号的要求是什么?
②从学校管理和区分不同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哪些信息必不可少?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及时给予肯定与指导。例如,当听到有学生提出要包含年级、班级信息时,教师可以追问:那么年级和班级具体用几位数字表示比较合适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细节问题。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初步成果。
教师将各小组代表提出的要点进行整理,记录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初步的信息框架。
2.教学“试一试”。
在各小组充分讨论并明确了学号应包含的基本信息后,教师布置任务:现在,请每个小组根据刚才讨论的结果,设计一个编制学号的方案,详细写出每部分表示的含义。
同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设计要求和示例模板,提醒学生注意方案的规范性、合理性以及简洁性,要求用数字和简单的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方案。
各小组学生积极投入到设计工作中,分工协作,有的学生负责思考数字的编排顺序,有的学生负责撰写含义说明,遇到问题时小组成员共同商讨解决。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观察学生的设计过程,及时提供帮助。对于一些思路受阻的小组,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如:“你们考虑过用入学年份的后两位数字来表示年级吗?这样既简洁,又能随着时间推移准确反映年级变化。” 对于设计进展顺利的小组,教师鼓励他们进一步优化方案,思考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转学学生的学号编制。
3.教学“说一说”。
(1)汇报展示。
教师再次组织全班交流活动,按照小组顺序,邀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向大家介绍本小组设计的编码方案。
要求代表用清晰、洪亮的声音讲解,同时结合板书或多媒体展示方案内容,重点说明设计的理由,包括为什么选择这些信息、数字位数的确定依据以及排序的逻辑等。
学生汇报,汇报示例:
我们小组设计的学号一共有9位数字。前四位表示入学年份,比如2023 年入学就是2023,这样能清楚地看出是哪一届的学生,方便学校统计毕业生信息等工作;第五、六位表示班级,用01~99 来对应不同班级,范围足够大,能满足学校班级数量的需求;第七位表示性别,1代表男生,2代表女生,简单明了;第八、九位是学生在班级里的序号,从01开始编,这样就能唯一确定每个学生了。我们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入学年份是最基础的区分届别的信息,班级和序号能精准定位学生在学校的位置,性别方便学校组织一些针对性活动。
(2)教师在各小组充分交流展示后,提出拓展性问题:如果给全校学生编学号,你们的方案还可行吗?如果给全市学生编学号呢?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再次巡视。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学生汇报示例:
生1:如果是全市学生,可能需要在前面加上学校代码,不然不同学校的学号容易混淆。
生2:全市学生太多了,只用入学年份可能区分度不够,得用完整的出生日期,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学号独一无二。
……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随着适用范围的增大,学号编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地区差异、学校规模、教育管理系统的兼容性等,让学生明白数字编码的设计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求。同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如何优化方案,使其更具通用性。
三、课堂小结
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关于学号编制,你们现在都知道了些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总结,强调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学号编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肯定学生在小组合作、设计方案、交流展示等环节中的出色表现,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数字编码,选择一种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编码规则和背后的意义,制作成手抄报,在班级文化角展示。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数字编码
第二课时 编制学号
包含信息:入学时间、年级、班级、性别……
设计要求:数字+文字说明
问题:全校、全市编学号,原方案是否可行?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维度思考学号应涵盖的信息,教师适时参与小组讨论,深度追问细节,促使学生不断细化想法,成功搭建起学号设计的初步思维框架。设计方案时,示例模板的提供给予学生明确的方向,教师巡视中的针对性启发,助力各小组顺利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协作能力。学生在阐述设计理由、回应质疑的过程中,深入剖析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拓宽了思维视野,从他人方案中汲取优点,完善自身认知。
然而,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一些学生对给全校、全市学生编学号的要点理解不够透彻,教师总结未能充分展开,影响了知识的深化。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引导,务必让每个学生都弄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